2014-11-01 09:39:00|來源:人民網-環球時報|字號:
三農問題在中國的發展戰略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國人也有著悠久漫長的家園文化傳統。農村的分化和衰敗,引起了各方的關注,也出台了各種政策,投入了各類資源,力圖使農村能夠“看得見青山,留得住綠水,記得住鄉愁”。但是,各種輸入性支持,都因為“人一茬一茬離開農村”而失去了落實的基點。包括青壯勞力在內的農村精英的不斷流出,許多農村裡隻留下“386199”人群,甚至一些中西部農村重新出現了“光棍村”。
振興農村,關鍵在人。建設鄉賢文化,發揮“新鄉賢”的作用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客觀地說,這種提法比起以前倡導的“富人治村”、“能人治村”以及“資本下鄉”等更有文化氣息,但是這種接續中國傳統鄉賢文化的舉措如何落到實處,還值得商榷。
傳統鄉賢文化的基礎是農耕社會和靜態不變的農村,出去做官、經商的鄉村精英,因為父母、家族、故居、祠堂等的存在,出於落葉歸根、光宗耀祖、守望相助等心理,以告老還鄉、資助義學、義庄等方式來回饋桑梓。而當代農村處於快速的變化過程之中,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個人與故鄉之間的聯系紐帶正在削弱,這也意味著許多人對於故鄉的情感更多地停留在想象、回憶甚至上輩的言談中,失去了具體實現的載體。
首先,現在農村人口多是舉家流出,帶著孩子,帶上父母。即便是留守兒童,也會盡量帶出鄉村。對於年輕人來說,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激烈沖擊和吸引,使得他們更向往城市裡的生活。而那些在外有所成就的人,更願意將父母接到身邊,或者盡孝,或者讓父母分擔撫養下一代的責任。俗話說,父母在哪裡,家就在哪裡。舉家的流動,使得許多人與故鄉的血緣紐帶逐漸弱化了。
其次,農村的快速合並和城鎮化,一步步蠶食著維系故鄉情的空間載體。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說,中國自然村落每天在以80-100個的速度消失。許多地方政府出於不同理由,在大力推動村庄合並。對於許多人來說,不僅熟悉的街道、店鋪、生活的空間在消失和改變,可能連故鄉的名字都寫入了歷史檔案之中。中國人對故鄉的情感往往要寄托於具體的物象上,比如“洪洞的大槐樹”,村口的牌樓。而這些具體的物象在許多地方的城市化中都幾乎沒有保存的可能。現在回鄉,不僅兒童相見不相識,更找不到舊時堂間燕。
第三,培養鄉賢的機制在蛻化。所謂鄉賢,必是農村自己培養出來的精英。傳統社會的學堂,當代的農村小學就是這樣的培養機制。由於人口外流以及一刀切式的“並校”措施,使得許多農村沒有了小學。兒童從一開始讀書就離開家鄉,然后越讀越遠,他們對家鄉的情感失去了從小就培養的機會。此外,一些農村基層組織渙散,黑惡勢力抬頭,好人好事式微。
中國的農村問題是系統性、結構性的。對“新鄉賢”的鼓勵和倡導,是解決問題的一個途徑。但對於許多已經缺乏成長條件的鄉村而言,培養新鄉賢或讓鄉賢回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者是中央編譯局研究員)
留守兒童,培養機制,新鄉賢,光棍村,38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