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6 15:33:48|來源:人民日報|字號:
“遠海打魚何處去,問問潭門《更路簿》。”《更路簿》,這本用海南方言記錄的“南海天書”,是海南漁民千百年來向遠海航行的“指南針”。
南海漁港潭門,是王振忠祖輩生活的地方。他的父親與爺爺,都是十幾歲就闖南海。家裡傳下的《更路簿》,是積累無數先輩點滴航行經驗寫就的航海日志。南海裡的每塊礁石、每段暗流,都曾經有人用生命和鮮血探明,化為《更路簿》中的寥寥片語。
2004年,“80后”王振忠離開家鄉去北京一所音樂學院學鍵盤樂時沒有想到,他的生活,還會與這本古老的天書產生密不可分的聯系。
在潭門鎮上一家名為“更路簿”的店裡,流光溢彩的硨磲工藝品如玉般溫潤,鮮紅欲滴的珊瑚,熠熠生輝。這些來自大海的饋贈,一經現代設計與銷售理念的裝扮,便成了美麗的新嫁娘。靠牆斜放的一把吉他,則依然能看出30歲的王振忠曾經的印記。
王振忠的“更路簿”工藝品店於2013年5月開業。他清晰地記得,第一筆生意來得很快:“我們的工藝品都帶著海的‘重口味’,有個游客特別喜歡,一下子就買了5萬多元的。這給我很大鼓舞。”
這位在大都市闖過來的音樂人,把“洋”味兒引進了自己店裡。注冊商標,聘請香港設計師,在制作工藝精湛的廣東開廠加工,網上同步發售。短短一年多,月銷售額已增加10倍。今年10月,北京東三環附近,王振忠又開了第二家自己的專賣店。
“千年漁港,千年風情,潭門的歷史,就是耕海牧漁的歷史。”外面闖蕩歸來,王振忠視野更寬,對祖傳的《更路簿》,也有了更新的認識。“《更路簿》其實代表了一種航海精神,不畏懼,不怕輸,向前沖。有了這種精神,無論做什麼,都會有所作為。”
潭門鎮的繁榮讓我們有點出乎意料,小鎮經過突出濃郁漁鄉特色的風情化改造,漁鄉風情旅游已名聞遐邇。一批“王振忠們”重返故鄉,鎮墟鋪面從原有的100多家增加到456家,飲食店、日用百貨品店、旅館“比長得還快”,現在每天慕名到潭門的游客從寥寥無幾增加到2000人以上,春節期間游客過萬人。
現在漁鄉的生活和過去有什麼不同?王振忠歪著頭想了想,“以前是跳進海洋吃海洋,全靠天幫忙﹔現在是跳出海洋吃海洋,越‘吃’路越廣。”對於今天的生活和曾經執著的音樂人歲月,王振忠自己作詞作曲、自彈自唱的一首《遠方》,或許是最好的注解。他在歌中唱道:“每一次到過的地方,汗水帶給我更遠的方向,向前沖,我們還年輕,夢在遠方……”
遠方 王振忠 更路簿 向前沖 絲路 漁鄉 指南針 80后 游客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