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海外網>>評論>>海外輿論>> 正文

英媒:美德應打造新時期伙伴關系

2014-11-06 09:51:47|來源:新華網|字號:

   英國金融時報網11月5日發表美國前副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為該報撰寫的題為《美德應打造新時期伙伴關系》的文章。文章說,25年前,德國和歐洲正站在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上。1989年5月,美國總統老布什對一名記者說,他“希望看到德國統一”,他表示,德國是一個“穩健的民主國家”,已經為“自己的罪惡進行了懺悔,你應該在某個時間讓它東山再起”。

   2014年早些時候,當德國總統約阿希姆 高克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發表講話時,我想起了這番話以及在1989年指引美國戰略的邏輯。他談到了20世紀后半葉德國政策的偉大成功:“這是一個優秀的德國,是我們打過交道的最優秀的德國……是歐洲乃至世界的一個可靠的合作伙伴。”

   在表態支持德國統一后不久,老布什在美因茨發表了題為《合作領導的伙伴》的演講,在演講中,他提出了“一個完整且自由的歐洲”的願景。他的戰略依賴於美國與一個統一歐洲中的德國不斷加強合作。

   在整個冷戰期間,美國總統的注意力最初放在蘇聯身上。但他們最終意識到,對美國來說真正重要的是與德國及歐洲盟國建立經久不衰的關系。老布什的呼吁承認了德國將繼續在未來歐洲發揮重要作用。在1990年德國統一談判過程中,針對德國和歐洲的這種戰略概念指引著美國外交。

   這些年來,德國和美國都沒有達到1989年的這一戰略目標。然而,美國在1989年的評估已被証明是正確的。德國的規模、成功以及此次金融危機揭示了一個現實:德國在歐洲處於主導地位,盡管德國不希望給世人留下這樣的印象。我明白德國這種謹慎的歷史和人性原因。然而,正如高克所解釋的那樣:“各種變化正逐漸啃食德國的確定性。”德國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它是否展示出了“足夠的主動精神”,保障一個曾經帶來“自由、和平、繁榮、民主”的行為標准、友邦和同盟的網絡。

   美國駐德國前大使裡克 伯特指出,德國和美國已過了上世紀50和60年代那段最初的迷戀期。我們也過了上世紀70和80年代圍繞核戰略和談判的激烈爭吵期。兩國現在都對對方有點想當然了。美國和德國互相了解對方的優勢和劣勢,而且願意在合作中取長補短。

   雙方現在應該就當今不斷變化的世界啟動一輪認真的戰略對話。德國依然置身於前線,但不是交戰前線,而是相互對立思想的前線。或許,美國可以了解德國的較長期視野和計劃。或許,德國可以確定美國政策是否看上去協調,並與其資源、實力、價值觀和意願相符。

   雙方討論的一個話題可能是歐洲。

   德國贏得了一項重大但了不起的責任:成為未來“歐洲”(無論它意味著什麼)的典范之一。自1947年“馬歇爾計劃”誕生以及1949年北約成立以來,美國一直對歐洲一體化感興趣。

   另一個話題將是針對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高加索國家以及巴爾干地區的戰略。在構建歐洲政策以及協商歐盟內部對這些話題的理解方面,德國將發揮主要作用。

   歐盟南部鄰國一片動蕩。一些觀察者將其比作歐洲的30年戰爭(1618年至1648年期間由羅馬帝國的內戰演變而成的波及全歐洲的大規模戰爭——譯者注)。美國、德國以及歐洲其他國家需要對其中的危險和機遇作出共同評估。

   美國還感興趣的是,除了商業往來以外,德國和歐盟能否在亞洲發揮作用?在對話伊始,美國或許可以解釋其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的“新型大國關系”建議的回應姿態。

   德國財政部長沃爾夫岡 朔伊布勒提出了一些有關全球大國關系中經濟實力轉移的觀念。美國和德國應在全球化賴以維持的規則、機制和預期的轉變問題上展開合作。一個重要內容將是締結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伙伴關系。

   1989年還帶給我們另一個重要洞見:統一的推動因素來自德國人民(東德和西德)。外交必須反映這種公眾訴求。幸運的是,1989年,美國公眾對自由的熱愛發揮了重要作用。戰略願景必須接地氣。或許,德國對歷史的敏感加上美國對未來的關注,能夠為下一代人打造一種明智的合作伙伴關系。

(責編:王書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新時期 歐洲 美德應打造新時期伙伴關系 合作領導的伙伴 1949年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舌尖上的APEC:中西式餐點一網打盡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對越反擊戰時期中國女兵照片首度曝光(組圖)

金正恩出席朝鮮大隊長及大隊政治指導員大會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