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08 15:04:00|來源:人民政協報|字號:
不重奢華和技巧,重品質、民族特色和文化傳播,已成為當今國際會議餐飲的潮流,APEC會議的餐飲也一樣。北京APEC會議召開在即,作為會場之一的國家會議中心負責人已傳出消息,餐飲要突出民族特色和北京特色。包括糖活兒、蘿卜花的雕刻和擺件會在餐桌上體現。
歷屆APEC會議餐桌上都上了啥?其營養和特色如何?
食材新鮮、優質是美食之基
APEC會議上的飲食,在數量上都是恰到好處的,不會因為大多數人吃不完而浪費大量食物。其中的內容大致包括前菜、主菜、點心和水果幾部分,有的還會增加特色的湯和粥。
“雖然菜式並不繁復,數量並不鋪張,但質量精良。”范志紅表示,菜肴的味道七成取決於食材的品質,因此各國廚師在籌備會議時都要訂制最新鮮最優質的食材,以此奠定美食的基礎。
比如,2009年新加坡APEC會議為各國貴賓准備了四道佳肴,其中主菜還有牛肉和雞肉兩種選擇﹔本地特色選擇了搭配魚子醬的辣椒螃蟹、馬來風味的干貝雞湯、馬來咖喱醬腌過的烘烤龍蝦等菜肴。為了保証原料的新鮮,廚師團從美國訂制優質牛排,從法國訂制優質雞肉,從日本採購魚子,從挪威訂購鮮貝。
另外,為了保証食材新鮮,會議所需的食糖和面粉從3個月前開始採購,生鮮食品則在會議開始前不久才採購。為保証食材的安全性,每一種食材的儲藏和加工都要嚴格把控,盡量減少風味和營養的流失。
調和眾口還要尊重個人習慣
國際會議餐飲的一大挑戰,就是來賓的文化習俗、宗教信仰、口味習慣各不相同,這就需要調和眾口。范志紅介紹,為了照顧伊斯蘭人的宗教習俗,並考慮到大部分賓客的習慣,牛肉是使用頻次最高的肉類原料,絕對不能使用野生動物。考慮到賓客的心理接受程度,動物內臟是不宜使用的,多數文化不採用的一些古怪食材也不能使用。
“對於各國領導人的個人禁忌和口味喜好也要盡量照顧。服務人員需要收集相關信息,在選擇食材和調味方式時作為參考。”范志紅特別強調。
比如,2002年10月墨西哥APEC峰會期間,組委會為與會的400多名高官配備了平板電腦,詢問喜歡的菜品及口味。而在2005年韓國釜山APEC峰會期間,主辦方費盡心思了解到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不吃羊肉,也不怎麼吃豬肉,亦不喜歡吃西蘭花,但喜歡吃中餐﹔普京特別喜歡吃新鮮蔬菜和魚肉,不吃羊肉,不喝含酒精的飲料。
范志紅還表示,國際會議的餐飲服務,還要注意食材吃起來必須方便,不能影響賓客吃相,味道也不能影響他人。家宴時固然可以盡情享受“指上沾腥洗尚香”的快樂,也不必在意大蒜帶來的口氣,但那些要用手抓、用牙撕,需要放進嘴裡之后再把骨刺吐出來的食物,或者吃完之后味道久久不散的食物,通常難登大雅之堂。
餐飲是文化的重要載體
“隻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想讓來賓不僅吃得開心,而且吃得難忘,就必須展示出鮮明的本民族、本地區餐飲文化特色。”范志紅表示。
韓國舉辦APEC會議時,特意准備了韓式火鍋和韓式雞蛋煎餅,還有泡菜和辣白菜作配菜。墨西哥APEC會議則用南美特產龍舌蘭來調制雞尾酒,讓賓客們品嘗墨西哥雞肉玉米卷、托著蔬菜奶酪的玉米小脆餅等玉米小吃,並享用番茄、洋蔥加辣椒風味的特色澆汁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