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 09:55:00|來源:海外網|字號:
經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服務單位的作風大為改觀,群眾紛紛豎起大拇指。但也有人反映,與熱情態度相比,一些地方辦事能力還是跟不上。(人民網11月17日)
2014年以來,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在全國自上而下深入推進,活動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下大力氣解決聯系群眾“最后一公裡”問題,切實解決脫離群眾的問題、服務群眾不到位的問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等。活動開展以來,地方各部門著實對照整改,無論是開展讓人臉紅耳赤、腦門冒汗的有辣味的民主生活會,還是領導干部分片包抓、限期解決民生難題等,不少困難頑疾得到順利解決,政務服務窗口形象也得到有力提升,活動成效有目共睹,也贏得了群眾的交口稱贊。
作風問題易反復,服務群眾無止境。反觀現實,不可否認的是,雖然不少政府部門門好進了、臉好看了,群眾來辦事能做到笑臉相迎,但群眾需要解決的事情卻未得到圓滿解決。究其原因,恐怕一是慵懶散頑疾未除,個別辦事人員仍然存在懶政思維,企圖以“笑臉”作為群眾辦事的擋箭牌,妄圖蒙混過關﹔二是辦事單位不願承擔責任,面對群眾辦事過程中存在的難題,部門之間推諉扯皮,導致群眾辦事在幾個部門之間來回跑,雖然各個部門都是笑臉相迎,但卻讓群眾竹籃打水一場空,結果讓群眾更加心寒。
“微笑服務”的宗旨本是“熱情、便民、廉潔、高效”,其出發點在於真情為民、解民之憂,而作為擋箭牌的虛假“笑臉”卻是與其背道而馳,完全違背了“微笑服務”的宗旨,是一種虛假的形式主義,長此以往隻會嚴重損害政府的公信力,並最終喪失群眾的信任,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並嚴懲假笑的形式主義,一是要堅持以群眾工作辦結率作為政府工作、尤其是政務服務窗口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標,確保群眾所辦之事件件有回音、件件有落實﹔二是要堅持強化監督工作,通過網絡、電話等平台對外公布監督電話,有力強化作風建設﹔三是要加大獎優罰劣力度,樹立服務標兵典型,加大慵懶散人員的處罰力度,真正營造出趕超先進的良好氛圍。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會上所強調的,“活動收尾不收場,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作風建設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我們不妨從“微笑服務”入手,打通“事難辦”的最后一公裡,真正將“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變為“門好進,臉好看,事好辦”,從而真正實現與群眾的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