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18 00:11: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澳大利亞盛產的東西在中國供應量將提高,例如中國人面對質優價高的洋奶粉不再“望洋興嘆”,中國亟需的鐵礦石等資源類大宗商品也將獲得更為穩定的供應,輸入型通脹壓力有望減輕等等。 |
中國奶牛:“中澳已經完成自由貿易區的實質性談判,對我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我會不會失業啊?”
澳大利亞奶牛:“總之對你是件好事。”
中國奶牛:“此話怎講?”
澳大利亞奶牛:“我們大量進入中國市場,一方面可以為中國消費者提供大量優質洋奶粉,降低奶粉價格﹔另一方面,這種充分競爭的格局也將改善你的生活條件。不是嗎?”
中國奶牛:“你應該去讀經濟學博士!”
如果大家注意到11月17日的新聞,一定不會認為上述場景是島君隨意虛構的。正在出席G20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澳大利亞總理阿博特17日在堪培拉舉行會談,雙方共同宣布實質性結束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要知道,在一向空洞含糊的外交辭令中,“實質性”這樣的詞匯是多麼乍眼。一言蔽之,中澳自貿區談成了。
中澳談判談成了什麼事?聯想起之前中韓自貿區結束實質性談判,這背后又有哪些隱情?且聽島君慢慢道來。
啥叫自貿區?
一談到自貿區,部分島友便會覺得一頭霧水。在此,島君先幫大家理順一下“自貿區”這個概念。
實際上,一頭霧水並不是島友們的錯,反而能說明您的細心。翻開任何一本國際貿易學教科書,都可以發現“自由貿易區”這個詞具有雙重含義。
廣義上,自貿區是國與國之間相互約定取消關稅及其他非關稅限制的一種優惠貿易安排,例如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組成的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東盟自由貿易區(AFTA)等等。狹義上的自貿區則並非國與國層面的貿易協定,而是一個國家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轉口貿易,單獨在領土范圍內劃設的一塊“經濟飛地”,允許國外商品自由在區內加工、轉運、停留,海關不加干預,是一種“境內關外”的特殊領土。例如“上海自貿區”、“美國紐約1號對外貿易區”等等。
因此,但凡涉及國與國之間互相減免關稅的,便屬於前者,中澳自貿區正屬此類。
中澳自貿區對老百姓有啥利好?
經過9年的努力,20輪的談判,中國與澳大利亞最終在數個關鍵領域達成了一致:
在關稅水平上,澳大利亞對中國所有產品關稅最終均降為零,中國對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產品關稅最終降為零。協定生效后,85%的澳大利亞貨物將免關稅進入中國市場。預計4年內將有93%的貨物免關稅,而十幾年后這一數字將達到95%。特別地,牛奶、牛肉、羊毛等農副產品進入中國將獲得更便利的貿易安排(這可能意味著,中國人今后不再需要從澳大利亞偷運奶粉罐頭了)。
在投資領域上,雙方約定在協定生效日起,給予對方最惠國待遇,大幅降低投資門檻,增加對方企業投資的市場准入機會、可預見性和透明度。特別地,在投資審查方面,澳政府將考慮對中企採取更加寬鬆的審查模式,在澳進行綠地投資的公司以及運營透明度較高的上市公司有望率先受益。也就是說,中國企業能更多地進入澳大利亞去投資。當然,這個投資也會是雙向的,能創造不少就業機會呢。
此外,雙方還在旅游簽証、電子商務、政府採購、服務貿易等方面達成了一致。
目前,澳大利亞羊毛總產量的47%出口到中國。中國牛肉進口總量的53%、鐵礦石進口的54%來自澳大利亞。中國是澳大利亞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第一大進口來源地。那麼,中澳達成自貿區協定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直觀地講,就是澳大利亞盛產的東西在中國供應量將提高,例如中國人面對質優價高的洋奶粉不再“望洋興嘆”,中國亟需的鐵礦石等資源類大宗商品也將獲得更為穩定的供應,輸入型通脹壓力有望減輕等等。與此同時,中國的優勢產品也將讓澳洲消費者得到實惠。因此,失業的恐怕不是奶牛,而是行行色色的代購公司。
中國為什麼要密集談判這麼多自貿區?
部分好奇心強的島友可能會納悶,中國加入WTO已經十多年了,自由貿易的談判不是應該在WTO進行嗎?而且美國又推出了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關系協定(TPP),為什麼還要像中韓、中澳那樣進行一對一的雙邊貿易談判呢?
答案其實很明確:WTO機制下的多邊談判無法達成一致,大家玩不到一塊,所以隻好私下勾兌了。而美國主導的TPP在很多問題上排斥中國,是其“亞太再平衡戰略”的一部分。中國不僅不能被動參與,更必須主動出擊,在互利共贏的基礎上打造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的“亞太自由貿易區”,以突破封鎖,獲得經濟發展的戰略主動權。
這樣一說,是不是覺得自貿區一下子重要起來了?
先簡單說說WTO的多邊貿易談判。其實,世界各國也是蠻拼的。但從1947年關貿總協定(WTO前身)在日內瓦的談判至今,各國已進行了9個回合的多邊談判,每一輪談判成功后都會讓關稅得到一部分下降,經濟獲得一些新的活力。但是隨著關稅的下降與世界經濟發展的日益不平衡,一方面關稅繼續下降的空間越來越小,另一方面部分國家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讓每一回合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直到最后一輪“多哈回合”談判無果而終。
怎麼?黃了!看來這WTO體制下,談不成事啊。
現在,島君重點分析一下中美的問題。有人說,當年加入WTO美國也是點過頭的,為何美國現在反而要另起爐灶呢?答案無外乎兩個字——利益。
從經濟上看,中國入世時中美利益較為一致,中國經濟起飛不久,在很多領域可以作為美國的巨大市場。而現在美國的精英階層則普遍認為,中國在進入WTO后獲得了巨大利益,甚至讓美國利益受損了,全球化並沒有給美國帶來之前預想的那麼多利益。所以美國人前段時間批評中國搭便車,那是有點吃醋的意思。
於是,美國想改變“對其不利”的國際貿易規則。在政治乃至軍事上,美國對中國的崛起始終難以完全摒棄冷戰思維,TPP正是在其“重返亞太”、“亞太再平衡”戰略的經濟棋子。
特別是近年來,美國提出重振制造業的計劃,期望通過振興實體經濟來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增強經濟的抵抗力,我們說中國是制造業大國,美國是鐵了心要跟中國搶飯碗呢。所以,美國比過去更加重視國際貿易領域的主導權。TPP之所以排斥中國,是因為制定這個規則的人千方百計將自由貿易的實施條件定得對自己有利。
比如說你中國的工人辛苦,他就強調勞工福利、工作環境等條件,作為無形中的貿易壁壘﹔再比如中國目前環境質量不佳,他就要求某些產品產地環境如何如何,盡管這可能與產品質量本身關系不大。
所有人用一個聲音說話很難,大家都按一個人的想法唱歌也不容易,但志趣相投的人共同“愉快的玩耍”卻是符合自然規律的。盡管多邊自由貿易談判失敗,TPP多為美國自身利益考量,但世界各經濟體彼此之間還是有很多合作的潛力與動能。中韓、中澳、中國——東盟便是鮮活的例子。
11日的APEC會議上,習總宣布啟動《亞太自由貿易區進程》,這無疑標識著“亞太自由貿易區(FTAPP)”正式成為TPP的戰略反制措施。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反制,並不是中國刻意對美國的“以牙還牙”,而是一種戰略突圍。試想一下,如果每一個經濟參與者都是實打實地為互利共贏的經濟增長計,而不夾雜意識形態與一己私利,那麼FTAPP與TPP又會有什麼根本沖突呢?殊途同歸罷了。
所以,當你在不久后的某天早上細細品味著來自澳大利亞的牛奶時,也許你會想起這背后的大國博弈,和那兩隻奶牛的經典對白。不簡單呢。(文/子渡金影)
(本文為“俠客島”獨家授權海外網發表,如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海外網”)
“俠客島”是以解析時局政局見長的微信公號。關於反腐及其它熱點話題,俠客島還有更多精彩分析。敬請關注。
中澳 澳大利亞 奶牛 奶粉 代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