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國內>> 正文

環保反腐離不開治理思維

2014-12-02 13:32:04|來源:中國網|字號:

摘要: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在國際社會,環境治理涉及政府力量、社會力量、企業力理和公民個人,各治理主體共同參與環保工程,形成環境治理合作網絡。

近年來,隨著環保部門地位的日益提升以及相關權力的加大,環保執法正成為腐敗高發易發的重點領域。據有關方面統計,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全國環保系統先后有977人因違紀違法分別受到黨紀政紀或法律處理。其中,失職瀆職和收受賄賂佔比高達68.1%。

另據公開報道,日前,江蘇省句容市發改經信委一科長朱某因涉嫌在污染企業關停等補貼項目申報過程中受賄131萬元,被句容市檢察院以受賄罪依法提起公訴。海鹽縣環保局原局長朱曉芳、副局長殳乃峰,涉嫌罪名均為貪污受賄、索賄等。其中,殳乃峰在2007年至2014年初利用職務便利,收受他人賄賂計人民幣33萬元。環保部門旨在保護環境、治理污染,但現在卻被腐敗“污染”了,這些環保腐敗案件的發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腐敗污染”比環境污染本身顯得更為嚴重。

權力產生腐敗,絕對的權力產生絕對的腐敗。環保腐敗的本質是環保權力的濫用,涉及環保項目管理、排污許可証管理、環保行政執法、行政處罰、排污費征收、環境監測等環節。這些環節所具有的資源是環保相關部門所具有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環保腐敗具有行業性特征,“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把行業資源加以壟斷。

環保腐敗也是一種合謀型腐敗。環保部門屬於監管者,污染企業屬於被監管者,但在環保腐敗過程中,被監管者成功地“俘獲”了環保部門,尋租和設租成為環保腐敗的重要工具。本來,貓要捉鼠,而現在,貓與鼠卻成了“親家”,共同掠奪環境資源。這種合謀型腐敗發展至高級階段時,腐敗利益集團將完全悖離社會公共利益,什麼清山綠水、清潔空氣等承諾都將服從於腐敗利益需求,清者不清,濁者更濁。

2008年,國家環保總局升格為環保部,由國務院的直屬單位變成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但與此同時,環保部門工作人員的腐敗案件逐漸浮出水面。這不能不讓我們作宏觀性思考。當前,一些政府部門經常抱怨沒有地位或權力過小,發揮不了監管作用,而另一方面,一旦賦予其地位和權力,這些部門腐敗案件就會頻發,部門權力難以受到有效的監督,即這些部部門陷入如何監督監管者的困境。從本意上說,部門的地位提升和權力增長,本是推進相關監管工作的制度基礎,有利於保障權威和有效執法。但當這些部門權力變成部門利益,進而蛻變成腐敗資源,那麼腐敗頻繁發生便是必然的結果。這恰恰給我們一個啟示,解決行政效率和權威性問題,僅靠部門地位提升和權力增長不是唯一路徑,我們必須摒棄這些傳統行政官僚等級思維方式,尋求新的部門改革路徑。

要提升環保部門本身的“純潔性”。2009年,環境保護部印發了《規范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若干意見》,要求規范環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提高環保系統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效預防執法腐敗,但《意見》本身並沒有對違規執法行為作出明確有處理意見。下一步,要強化環保領域紀檢監察部門的作用,運用紀檢監察力量監督環保部門內部的違紀違規行為。要推進環保領域廉政制度建設,實行環保連帶問責制,對所有環保污染事故都應追究相關環保執法人員的責任,排查相關環保執法人員的腐敗線索問題。

環境治理是一項系統性工程。在國際社會,環境治理涉及政府力量、社會力量、企業力理和公民個人,各治理主體共同參與環保工程,形成環境治理合作網絡。而在我國,環境治理仍以政府為主導,其他治理力量明顯參與不足。這種治理格局很容易形成環保部門過於壟斷的狀況。針對於此,要解決環保腐敗問題,有必要引入第三方環保力量,形成對環保權力的外部監督和制約,有關環保重大決策、執法信息、收費標准等都應向社會公開。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環保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社會公眾對環保狀況和成效最有直接感知性,有必要讓社會公眾成為環評的參與者,環保成果到底如何的評判權應交還給社會。

環保問題難治,環保腐敗問題更難治。治理環境,必須先營造起治理腐敗的環境。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環保部門,治理污染,治理主體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反家暴細分家暴類型 專家稱隻回復“哦”算家暴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明星素顏証件照:劉曉慶如蠟像 宋茜滿臉麻子

安徽男子冒充畫家性侵25名女子被執行死刑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