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2 06:51: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存款保險最高償付50萬元的規定一旦實施,將會改變老百姓的資產配置邏輯,也將推動商業銀行經營運作模式創新,有利於我國金融業的改革和進步。 |
日前,國務院法制辦發布《存款保險條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其中第5條規定,“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償付限額為人民幣50萬元”。也就是說,今后老百姓存款時就要有更多的市場意識,從而進一步體認市場經濟規律的正面價值。
當前我國實施的實際上是隱性的存款保險制度,老百姓將錢存入銀行是基於這樣一個基本信念:國家和政府不會像美國那樣任由銀行盈虧自負,個人存款是全額擔保的。但是,這個規定一旦出台之后,儲戶對於銀行最基本的信念將會被逐步更新,商業銀行不再是純粹的“保險櫃”,今后老百姓資產配置邏輯將會隨之發生一些改變,老百姓的商業頭腦和理財能力有望因此得到提升。
這一新制度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影響不算大。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對全國存款情況的測算,新規定可以覆蓋99.63%的存款人的全部存款,這就意味著大部分存款人的存款都能得到全額保障,不用過於擔憂銀行存款的風險問題。
對於那些存款超過50萬的儲戶來說,新規定實際上給了他們一個提高理財能力和商業頭腦的機會,實激勵這類儲戶通過更多元化的方法打理好自己的財務。
第一是資產配置分散化。假如一個儲戶有200萬元,因為錢存在一個銀行最高償付額是50萬,他可以將存款一分為四,分別存入四家銀行。第二是選取和自己業務往來更多、更可信賴的銀行。儲戶通過自己日常辦理業務,形成對各個銀行服務和信譽的體驗,從而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銀行辦理存款業務。第三是資產配置多元化。比如,可以選取其它理財產品渠道,或投入股市、匯市、樓市等,從而更好地遵循“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基本理財原則。這樣一來,那些擁有上千萬、上億元資產的存款人就有了更多動力去選擇更多元化的理財和投資渠道。這就產生一個倒逼機制,促使一部分人為自己的閑置資產選擇更加市場化的資產配置模式,從而降低我國高居不下的儲蓄率,提高閑置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我國居民的金融創新能力和理財能力。
同時,最高償付限額規定,實際上也是在為利率市場化做鋪墊。市場化就意味著銀行面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同時也擁有更多的金融創新機遇,不可能再全部都由國家兜底。存款保險制度的出台可以讓存款人對銀行的這一正向改革有一個緩沖和適應的過程。如此一來,限額以上的存款人可能會為了安全和效率將存款分散,不同的銀行為了吸引更多存款就要給出足夠高的存款利率。銀行間的這種市場化競爭,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資金市場的成本和價值,從而提高資金配置的效率。另外,由於限額以上的存款人可能會將資產配置到股市、樓市以及其它理財產品渠道,這也會激勵中小銀行提高業務能力,不斷進行金融創新。這會形成一個正反饋的機制。
總之,存款保險最高償付50萬元的規定一旦實施,將會改變老百姓的資產配置邏輯,也將推動商業銀行經營運作模式創新,有利於我國金融業的改革和進步。
(單許昌,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工商管理博士后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