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國內>> 正文

“中國夢”集中呈現民族復興關鍵戰略

2014-12-02 13:32:33|來源:中國網|字號:

中央外事工作會議於2014年11月28日至29日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會議。習總書記講話系統盤點十八大特別是“中國夢”提出兩年以來中國外交新成就,深刻揭示世界發展新趨勢,信息量很大,新論述很多,含金量很高,集中呈現了指引“民族復興關鍵階段”中國對外工作的戰略新思想。會議要領主要有六:

首先,明確了對外工作新的指導思想。

習總書記強調,要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籌發展安全“兩件大事”,牢牢把握“堅持和平發展、促進民族復興”這條“主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和平發展營造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維護和延長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總結了中國外交的七個理論創新成果。

習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保持外交大政方針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基礎上,“主動謀劃,努力進取,”對外工作取得顯著成績,特別是積極推動對外工作理論和實踐創新,包括:注重闡述中國夢的世界意義﹔豐富和平發展戰略思想﹔強調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提出和貫徹正確義利觀﹔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提出和踐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真實親誠”的對非工作方針。

再次,透過表象看本質、透過當下看未來,辯証研判當前及未來世界大勢。

習總書記先是提出了觀察國際風雲和把脈天下大勢的科學方法論,強調要樹立世界眼光、把握時代脈搏,要把當今世界的風雲變幻“看准、看清、看透”,從林林總總的表象中發現本質,尤其要認清長遠趨勢。看世界不能被亂花迷眼,也不能被浮雲遮眼,而要端起“歷史規律的望遠鏡”去細心觀望。

習總書記隨后深刻闡釋了“五個要…五個更要”或“五個不會改變”:一要充分估計國際格局發展演變的復雜性,更要看到世界多極化向前推進的態勢“不會改變”﹔二要充分估計世界經濟調整的曲折性,更要看到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會改變”﹔三要充分估計國際矛盾和斗爭的尖銳性,更要看到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不會改變”﹔四要充分估計國際秩序之爭的長期性,更要看到國際體系變革方向“不會改變”﹔五要充分估計我國周邊環境中的不確定性,更要看到亞太地區總體繁榮穩定的態勢“不會改變”。這“五個要…五個更要”或“五個不會改變”先抑后揚、抑揚頓挫,既全面把握,又有所側重和更加強調后者,強調世界與外部環境的積極變化、積極趨勢。

習總書記在此基礎上順勢得出了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機遇大於挑戰的戰略判斷,即當今世界是一個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變化並朝著“有利於和平與發展方向”變化的世界,我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最大的機遇”就是自身不斷發展壯大,同時他也強調要重視各種風險和挑戰,善於“化危為機、轉危為安”。習總書記冷靜審視中外關系的歷史性變遷,格外注重對外工作與對內工作的統籌兼顧,他指我國同國際社會的“互聯互動”空前緊密,我國對世界的依靠、對國際事務的參與在不斷加深,世界對我國的依靠、對我國的影響也在不斷加深,為此必須統籌考慮和綜合運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國際國內“兩類規則”。

第四,明確提出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充分展現了“社會主義發展中大國”的對外戰略自信與自強。

習總書記強調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中國外交要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具體包括“三個堅持”、“一個理念”和“一個觀”:

“三個堅持”即,一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我國的發展道路、社會制度、文化傳統、價值觀念﹔二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決不能放棄我們的正當權益,決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三要堅持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堅持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特別是要為廣大發展中國家說話。

“一個理念”即“合作共贏”,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把“合作共贏”理念體現到政治、經濟、安全、文化等對外合作的方方面面。

“一個觀”即“正確義利觀”,做到“義利兼顧”,要“講信義、重情義、揚正義、樹道義”。具體包括“不干涉”別國內政,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的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通過對話協商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

習總書記“正確義利觀”是對中華傳統戰略文化精髓——“務實王道”的古為今用、返本開新,“務實王道”既反對唯利是圖,也反對重義輕利,而是強調“義利兼顧”、“德力俱足”,堅持“正確義利觀”使當代中國的對外工作牢牢佔據了道義制高點。

第五,提出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中國對外工作的戰略部署,即“六個要”。

一要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國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維護國家長治久安﹔二要爭取世界各國對“中國夢”的理解和支持,中國夢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夢﹔三要堅決維護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國家統一,妥善處理好領土島嶼爭端問題﹔四要維護“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通過廣泛開展經貿技術互利合作,努力形成深度交融的“互利合作網絡”﹔五要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形成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六要提升我國“軟實力”,講好中國故事,做好對外宣傳。

第六,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明確了對外工作“七個方面”的戰略布局。

一是切實抓好“周邊外交”工作,打造“周邊命運共同體”,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堅持睦鄰、安鄰、富鄰,深化同周邊國家的互利合作和“互聯互通”﹔二是切實運籌好“大國關系”,構建健康穩定的“大國關系框架”,擴大同“發展中大國”的合作﹔三是切實加強同“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把我國發展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緊密聯系起來﹔四是切實推進“多邊外交”,推動國際體系和全球治理改革,增加我國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話語權﹔五是切實加強務實合作,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努力尋求同各方利益的匯合點,通過務實合作促進合作共贏﹔六是切實落實好“正確義利觀”,做好“對外援助”工作,真正做到“弘義融利”﹔七是切實維護我國“海外利益”,不斷提高保障能力和水平,加強保護力度。

在“七個布局”之中,周邊排第一體現了中國外交實事求是的精神,后三個布局均屬於對外工作新的發展,體現了中國外交與時俱進的風范。

 

(責編:宋勝男)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民族復興,戰略文化,中國故事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反家暴細分家暴類型 專家稱隻回復“哦”算家暴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明星素顏証件照:劉曉慶如蠟像 宋茜滿臉麻子

安徽男子冒充畫家性侵25名女子被執行死刑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