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08 09:10:52|來源:京華時報|字號:
12月7日,媒體又發布了關於春節法定節假日安排的調查問卷。這一次,是中國人民大學調查中心受有關部門和單位委托,就春節法定節假日安排以社會抽樣調查和網上調查等方式公開征求意見。而問卷所設計的問題選項隻有兩個,就是要麼從除夕開始放,要麼從初一開始放,總假數3天不變。
有意思的是,有關媒體在發布這一問卷時,還特意來了兩點“友情提示”:1.即便除夕未被列入法定假日,多數單位為照顧員工也會選擇放假﹔2.希望多放假之心可以理解,此次調查是在放假7天前提下討論。這在相當程度上說的是實情,因為選擇從初一開始放,則更多的民眾在事實上可能會多獲除夕半天或一天的實際假期。然而,這樣的提示,本身即表明公眾有某種無法進行最優選擇的無奈。
事實上,關於到底從哪一天開始放,前些年就有過爭論與反復。一度從初一開始放,其時人們多有不適。於是有關部門聽從民意,決定從除夕開始放,其時人們又多有不適。現在,又開始進行調查,開始聽取民意。然而,這樣的問卷調查和民意聽取,注定是不會有最優的結果。因為群體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對假期的需求就會不同。滿足了一部分群體的訴求,就無法滿足另一部分群體。
如果硬要從除夕和初一兩天之中二選一,那麼這種選擇在事實上是在逼迫決策者在聽取哪部分群體的意見上選邊站。而從決策效用來看,由此所形成的兩部分群體,根本沒有對錯、優劣之分,那麼決策的價值和意義何在?如此反反復復,幾年內除夕放,幾年內又初一放,幾年內又改回來,決策就成了事實上的翻燒餅,那麼決策的公信力何在?
因此,春節放假安排,根本不應糾結於除夕該不該放上。如果要聽取民意,就要聽取13億人關於春節放假本身的真實想法、感受。要說可能形成最大公約數,這種聽取方式才最有可能形成。事實上,面對二選一的選擇題,更多的民意其實是在選擇題之外。
春節是最能凝聚人心、形成民族共識的一個特殊節日。隻有中華民族,才能在這個節日裡形成如此強大的文化凝聚力。正是因為春節所承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心理,千百年流淌在子民的血液裡,在流動社會到來之后,在我們從熟人社會進入陌生人社會之后,春節團圓的念想反而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來得更強烈,來得如此不可遏抑。越是進入這樣的時期,13億人越是希望有春節萬家團圓的充裕時間,以慰一年來的相思與想念。難道我們的決策,不是要因應時代的變化,因應民眾的心意麼?
在這個意義上,決策如果真要聽取民意,就應聽得充分。作為具體調查研究機構,本不應設限,而應把民意聽得充分完整。是否採納,是決策者的事。但如果調查不充分,決策又怎麼能建立在充分聽取民意的基礎上?(吳春山)
除夕,糾結,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