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原創評論>> 正文

從“十大政策評選”讀懂改革邏輯

——2014政策解讀之經濟與改革篇

2014-12-12 06:43:49|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這一年的改革貫徹了中央的總體思想: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這才是最穩妥的改革路徑。

“進一步簡政放權”“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加強霧霾等大氣污染治理”……2014年,國務院陸續出台與你我息息相關的各種政策。這幾天,一項“國務院2014年十大政策”的評選正在中國政府網展開,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該評選共捋選了30項政策,不管最后評出的是哪十項,我們都可以從中讀出改革不忘惠民生的拳拳深意。

2014年以來,經濟增速放緩,逼近決策層的心理底線,但各項改革仍能得到推進——這30項政策的出台就是明証——足以說明當前經濟形勢雖然堪憂,但“這只是黎明前的黑暗”已經成為各界共識。

改革最怕引起社會不穩、民心動蕩,沒有穩定的環境,改革難以持續。當前的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等“硬骨頭”,都不是能夠畢其功於一役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長期艱辛的努力。這個過程中,如果民生問題得不到兜底,后院起火的話,改革或將半途而廢。就像王安石變法,政策看上去很美,但施行中付出的成本,轉嫁給了普通百姓,導致全國上下,一片鼎沸,其結果是變法失敗。

如今,歐洲一些國家深陷主權債務危機,其原因就是“改革需要付出代價”與“改革不能讓我們付出代價”形成嚴重對立,從而導致改革推不動,民怨四起,罷工不斷。

在這樣的國際大背景下,我們再看這30項政策,其中簡政放權、給企業減負、培育市場力量、加快發展服務業等相關政策佔了15項。而就業、戶籍、醫療、教育、養老、治污等最廣大民眾最關心的政策,有15項,佔了半壁江山。這充分說明這一年的改革貫徹了中央的總體思想:宏觀政策要穩、微觀政策要活、社會政策要托底。這才是最穩妥的改革路徑。

經濟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會隻局限於經濟領域,而是與社會方方面面的利益群體相關。比如壓減鋼鐵產能。我國鋼鐵產能嚴重過剩,能想的法子都想了,無論是發展非鋼產業,還是“走出去”,都沒能讓行業走出“寒冬”。“砸鋼”,成為必然選擇。而“砸鋼”,也意味著“砸飯碗”。僅河北唐山一地,就要有10萬人的就業受到影響,放眼全國,影響更是深遠。

調整結構、轉型升級,都知道是改革的必然路徑,但是這麼多人的就業如果不能得到穩妥安排,就會影響改革措施的落實。這方面,我們有歷史經驗。世紀之交,我國國企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東北不少企業的職工下崗,迫於生計,工人上街堵路。沈陽鐵西區被一些人稱為全國最大的工人度假村,北二馬路被稱為虧損一條街,建設大路被稱為堵路領錢的“建設銀行”。就在那時,政府出台一系列托底政策,社保制度就是在那時得到強化和完善的。唯此,國企改革三年攻堅任務才得以基本完成。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的確積累了不少問題,到今天爆發出來,增添了不少困擾。但同樣,我們也積累了大量經驗,宏觀調控的手段愈加豐富,改革的回旋余地日益擴增。因此,在“三期疊加”的新階段,我們的經濟改革和社會托底,得以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所以,如果按照這樣的邏輯評選,我預測將來出爐的十大政策應該是經濟改革和民生保障各佔一半。至於具體的結果怎樣,就看網民們如何給力了!

(熊建,人民日報記者,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責編:劉國民)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十大政策 2014 改革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太原市委組織部長被查 曾“失蹤”14天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昆明“蟒蛇少年”與25條蛇同居10年(組圖)

劉鐵男案今宣判 其情婦遭生命威脅后舉報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