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7 22:45: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習近平曾就進一步改進文風、提高文稿起草質量提出過三點要求,歸納起來是六個字:求短、求實、求新。他認為,文風也能體現一個領導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
【學習小組按】
臨到年底,大家都在寫總結,要做發言,習近平對於文風有何要求?小組特意找出今年4月9日推送過的一篇文章:《習近平對秘書起草文稿的質量要求》,供組員參考。
一位在正部級媒體工作的組員曾告知小組,其單位領導強調:我們報紙的文風,要向習近平同志學習,要向總書記看齊。這位組員評價說:習近平的《之江新語》,一言以敝之,就是“教你如何寫黨報評論”,可謂黨報評論的典范,充分體現了——短、實、新。
10年前,習近平在浙江省委辦公廳綜合一處黨支部組織生活會上的談話中,說:“我就進一步改進文風、提高文稿起草質量向大家提三點要求,歸納起來是六個字:求短、求實、求新。”他認為,“文風也能體現一個領導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文風即作風。習近平對秘書起草文稿的質量有何要求?他是如何看待文風的重要性?習近平又提倡什麼樣的文風?請看下面三篇短文。你會發現,他對鄭板橋,是如此的偏愛。
提高文稿起草質量的三點要求
[摘自2004年12月9日在省委辦公廳綜合一處黨支部組織生活會上的談話]
我就進一步改進文風、提高文稿起草質量向大家提三點要求,歸納起來是六個字:求短、求實、求新。
求短,就是要用盡可能短的篇幅把問題說清、說深、說透。記得前兩年我就和你們講過。起草文稿要做到“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就是說,一要短小精悍,二要有所創新。我個人覺得,不是所有的講話都要求全,過於求全就會失去重點,就難以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在的一些講話稿,講得很全面,但篇幅太長,這個問題要引起重視,加以改進。今后我的一些講話,時間要限定得短一點,盡量把文字量壓下來,這樣可以更加突出重點,給人以精練、利索的感覺,還可以提高會議效率。
求實,就是要追求朴實的文風,所用的語言不一定華麗但要准確,要實實在在,直奔主題,言簡意賅,實話實說。要多用事例、數據來佐証,增強文稿的說服力和邏輯性。
求新,就是要根據特定的講話場合寫出有特色、有新意的文稿。寫文章雖然有一定的模式和規律,但也不要千篇一律,老是拘泥於三段論。有時候形式一變,往往使人耳目為之一新,精神為之一振,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求新既可以體現在謀篇布局上,也可以體現在遣詞造句上,適當的引經據典,恰到好處的比喻、排比、對仗等修辭方法,都可以增加文章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文風也能體現作風
[摘自2005年8月19日《浙江日報》“之江新語”專欄文章]
在一定意義上文風也體現作風,改進作風必須改進文風。現在存在一種很不好的文風,喜歡寫長文章,講長話,但是思想內涵卻匱乏得很,就像毛主席所批評的那樣,像“懶婆娘的裹腳”。要把那些又長又臭的懶婆娘的裹腳,扔到垃圾桶裡去,其實訣竅很簡單,可用鄭板橋的對聯概括為“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就是要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講完即止,用盡可能少的篇幅,把問題說清、說深、說透,表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最要反對的是空話連篇言之無物的八股文,諸如“穿靴戴帽”、空泛議論、堆砌材料、空話連篇、套話成串、“大而全”、“小而全”等弊病,都要防止和克服。
當然,我們提倡短文、短話,並不是說凡是長文就一定不好。有些重要的內容,有些深刻的道理,該強調的還是要強調。總的原則是,當長則長,當短則短,倡導短風,狠剎長風。“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為文也是這個道理。
文風體現干部的能力和水平
[摘自2005年4月27日參加綜合一處黨支部先進性教育活動組織生活會時的講話]
文風也能體現一個領導干部的能力和水平。有的人講話光風霽月,讓人覺得簡單明了透徹,而有的人講話雲遮霧繞,讓人捉摸不透。領導干部要本著對黨和人民事業負責的態度,在講話中勇於堅持對的、反對錯的,觀點鮮明,態度明確。對於工作,對於問題,對於群眾,絕不能含糊其辭,語焉不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雲遮霧繞,玄之又玄,其實是能力不夠、水平不高,既弄不明白問題的是非對錯,又怕承擔責任,所以隻能裝腔作態,故作高深。
再提“短實新”,倡導優良文風
[摘自2010年5月12日在中央黨校2010年春季學期第二批入學學員開學典禮上的講話]
提倡什麼,反對什麼,是改進文風的首要問題。針對上面所說的不良文風的三個字(學習小組按:習近平在本文上一部分“為什麼要大力改進文風”中指出:“當前,在一些黨政機關文件、一些領導干部講話、一些理論文章中,文風上存在的問題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現為長、空、假。”),我想另外提出三個字,就是短、實、新。
一是短。就是要力求簡短精煉、直截了當,要言不煩、意盡言止,觀點鮮明、重點突出。能夠三言兩語說清楚的事絕不拖泥帶水,能夠用短小篇幅闡明的道理絕不繞彎子。古人說“刪繁就簡三秋樹”,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毛澤東同志為人民英雄紀念碑起草的碑文,隻有114個字,卻反映了一部中國近代史。1975年,鄧小平同志負責起草周恩來總理在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的報告,隻用了五千字。后來談到這件事的時候,鄧小平同志說:“毛主席指定我負責起草,要求不得超過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務。五千字,不是也很管用嗎?”江澤民同志和胡錦濤同志也有許多短小精干、言簡意賅、思想深刻的文章、講話。魯迅先生說過,文章寫完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現在,不少地方和部門按照中央改進文風會風的要求,提出以“能少則少、能短則短、能精則精、能簡則簡”為原則,盡可能開短會、講短話、發短文。這“三短”,就是我們應當大力倡導的風氣。
當然,也不是說長文章一概不好。有內容、有見解的長文章,人們也是喜歡讀的。文章長短要視具體情況而定,宜短則短,宜長則長。要堅持內容決定形式,有些非長不可、篇幅短說不明白的事情則可以長些。《庄子》上有這樣幾句話:“長者不為有余,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意思是說,野鴨子的腿雖然很短,給它接上一截它就要發愁﹔仙鶴的腿雖然很長,給它截去一段它就要悲傷。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寫文章。就今天來說,把“野鴨子的腿加長”的文章太多了,提倡短文章、短講話、短文件是當前改進文風的主要任務。
二是實。就是要講符合實際的話不講脫離實際的話,講管用的話不講虛話,講有感而發的話不講無病呻吟的話,講反映自己判斷的話不講照本宣科的話,講明白通俗的話不講故作高深的話。這就要求我們的文件、講話和文章,力求反映事物的本來面目,分析問題要客觀、全面,既要指出現象,更要弄清本質﹔闡述對策要具體、實在,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實事求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是則是、非則非,不夸大成績,不掩飾問題。要深入淺出,用朴實的語言闡述深刻的理論。要有感而發,情真意切。毛澤東同志筆下的愚公、白求恩、張思德,我們今天記憶猶新,就是因為這些人在他的心靈深處產生過激烈震蕩,所以講出的話飽含深情、富於哲理,能深深植入人民心裡,引起共鳴。
這裡需要說明,一些關於黨和國家工作的總體性要求,事關全局,事關黨和國家前進方向及政策連續性,事關黨的團結和社會穩定,需要在重要文件和重要講話中反復強調。這和形式主義的套話、穿靴戴帽是兩回事。
三是新。就是力求思想深刻、富有新意,正所謂“領異標新二月花”。如果一個文件、一篇講話毫無新意,那麼制定這樣的文件、作這樣的講話還有多少意義呢?可以說,能不能講出新意,反映一個領導干部的思想水平、理論水平、經驗水平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這裡所說的新意,既包括在探索規律、認識真理上有新發現、前人沒有講過的話,又包括把中央精神和上級要求與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實際結合起來,在解決問題上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的話﹔既包括角度新、材料新、語言表達新的話,又包括富有個性、特色鮮明、生動活潑的話。需要指出的是,講出新意,並不是要去刻意求新,甚至搞文字游戲。更不能背離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背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去標新立異。
(本文為微信公號“學習小組”獨家授權海外網發表,如有轉載務必注明來源“海外網”)
【學習小組·我們一起來學習】
習近平 秘書工作 起草 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