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正文

歐洲人為何對奢侈品不狂熱

2014-12-18 11:04:26|來源:新華每日電訊|字號:

摘要:歐洲人對奢侈品不狂熱,與歐洲社會所尊崇和實踐的財富觀,有很大關系。

  每年年底,都是“剁手族”們瘋狂購物的時間。最近這段時間,國外聖誕節的氣氛也越來越濃,趕在聖誕季出國旅游和購物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就有很多中國游客。他們購買奢侈品時出手大方,甚至會在一些名品街“掃街”。

  記得我在布魯塞爾工作時,曾陪一位國內來的朋友逛街。我們走進一家奢侈品店,這位朋友很快就一擲千金,“氣勢如虹”地買了很多奢侈品。這架勢,讓陪在一旁的我印象深刻,陡然感覺在外國導購面前很有面子。朋友自稱,她這次來歐洲除了參加活動,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奢侈品店購物,一件件買齊親友們開列的購物清單。

  我在歐洲待了數年,雖然與祖國相隔萬裡,但還是能感受到不少同胞對奢侈品的狂熱。在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上,我曾經遇到同胞“求助”——因為奢侈品店限購,他們希望有償借用我的護照,獲得繼續“血拼”的資格。

  不可否認,因為可以辦理退稅,在歐洲購買奢侈品,在經濟上確實比國內劃算,這也很能刺激國人的購買欲望。然而,拋開經濟因素,不少國人追買奢侈品背后的消費心理,恐怕更值得關注。

  值得思考的是,與中國人相比,物質條件更加優越、購物條件更為便捷的歐洲人,為啥對奢侈品普遍缺少這種狂熱勁?

  事實上,一些歐洲人對於中國人的狂熱也很吃驚。布魯塞爾一名中國問題的研究員,在跟我閑聊時說,他看到許多年輕的中國女孩背著奢侈皮包,感到非常詫異,驚訝於其消費能力和習慣。他說,在比利時,奢侈品消費往往局限於富人或高收入者等少數群體,普通人較少問津,更不會以此當作炫耀的資本或津津樂道的話題——那隻會讓周圍人感覺你品位很低。

  同樣,在筆者接觸的一些歐洲青年中,奢侈品也不是他們的最愛。他們可忙的事情太多了,忙著四處旅游,忙著工作學習,忙著豐富自己,忙著體驗生活。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感悟、不同的興趣與追求,乃至獨特的創意與想法,往往才是這些朋友交談的最好話題,才是彰顯個性的最好方式,而不是借助一兩件由商家生產的奢侈品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其實,歐洲人對奢侈品不狂熱,與歐洲社會所尊崇和實踐的財富觀,有很大關系。而這種觀念的形成,又與長期教育和成長環境息息相關。

  在一些文化積澱深厚、貴族傳統悠長的歐洲國家,富人大多很低調。公開拜金和炫富,往往被看成沒有格調和修養的淺薄粗魯行為。富人的儉省之舉,也常見諸報端,很少出現暴發戶或富二代大肆炫富的事件。

  可以說,歐洲人在追求物質財富的同時,更注重精神財富的積累。在他們看來,自我價值實現、家庭生活和獨特的生命體驗等,才是最重要的。在歐洲,不僅不少富豪不吝於將財富用於慈善等公共事業,普通百姓對弱勢和貧困群體的救濟也很普遍——比如,義工服務在學校、醫院、教會和社區都很普及。

  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財富觀和價值觀,我在歐洲看到很多悠然自得、簡單快樂的人。對他們來說,人生更像是一次世間的旅行和探索,實在沒有必要過分為物質所累,為追逐奢侈品煩擾。

  在商品社會中,奢侈品行業能夠誕生和發展,自然要歸因於顧客的消費需求,包括審美需要、區別身份和炫耀財富等。但是,中國人在追捧奢侈品的同時,如果能學習一下歐洲人的態度,也許能少一份狂熱,多一份冷靜。(張偉)

(責編:欒雨石)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奢侈品行業 奢侈品消費 掃街 血拼 歐洲人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美中情局酷刑“設計師”身份曝光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孫儷趙薇林青霞 一炮而紅的備胎女星(組圖)

韓青龍電影節開幕 女星全透視紗裙震撼紅毯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