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網友來論>> 正文

“潛規則裹挾”豈能是貪官腐敗的借口?

2014-12-18 09:50:19|來源:海外網|字號:

記者採訪多位落馬貪官后發現,在官員走上貪腐不歸路的背后,現行的權力運行和監督制度漏洞是其“能腐”的關鍵,而唯GDP論下異化的官場價值觀和干部選拔任用中的導向偏差更是進一步助長貪腐行為,讓腐敗官員“想腐”、“願腐”,甚至“不腐就吃虧”。(12月17日,經濟參考報)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當下,“被腐敗”、“被潛規則”似乎成了官員的無奈之舉。真可謂是“又當婊子又立牌坊”,不得不讓大眾為之汗顏。落馬貪官們幾乎都是從人情往來開始走上自己的腐敗之路,而在剖析被“人情風”刮倒的原因時,除了自身信念不堅定,他們普遍都有種被官場“潛規則”裹挾,不主動適應就被孤立的想法。筆者認為,“潛規則裹挾”豈能是貪官腐敗的借口?

從海南文昌市原市委書記謝明中借修路名義為人謀利后收受百余萬元回報,到儋州市委原常委、秘書長權曉輝四年時間違規報銷四百萬元無人敢言……這其中有多少官員是被“綁架”腐敗的?公眾大多關注的只是官員被查處后如何的腐敗透頂,也有對腐敗分子的唾棄,但是很少有人反思造成腐敗的原因以及如何清除滋生腐敗的土壤問題。而這,正是從根本上遏制腐敗,消除腐敗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正是有了隻看“標”上的懲治,不顧及“本”上的根治,一旦出現貪官腐敗,冒出被“潛規則裹挾”的奇葩理由也不足為奇了。

毋庸置疑,“潛規則”是滋生腐敗的土壤。官場“潛規則”一方面是受社會不正常的價值觀沖擊而形成﹔另一方面,也與地方一把手的作風有很大關系。就像逢年過節送禮歪風盛行,這種潛規則大家都在做,誰“清高”一下,無疑會被指“不合群”。安徽宿州市國土資源局原局長張治淮因受賄罪被判處死緩,他曾在部隊接受過傳統教育,轉業到地方工作后也曾對身邊的一些吃喝送禮歪風看不慣,但很快就有人反映“他不合群”。聽到這些話后,其思想開始慢慢有了轉變,有些事情也不自覺地融入進去,后來當上一把手后,更有恃無恐、帶頭搞吃喝送禮這一套。

誠然,官員無奈聲稱被“潛規則”裹挾,有其身不由己的“難言之隱”,但我們更要看到其嚴重危害性。“潛規則”追逐“人為錢死鳥為食亡”、“有權不用過期作廢”、“有錢能使鬼推磨”等封建殘余信條,堅信權大於法、錢大於法、情大於法,直接挑戰法律制度底線,影響社會公平正義,使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進程受阻。要遏制“潛規則”的蔓延,必須建立健全權力的監督和制約機制,使權力在法律劃定的界限內運作,把權力運行置於公眾監督之下,堅持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並舉,以公平、公正、公開的程序驅散“潛規則”的陰霾,鏟除其滋生的土壤。

在筆者看來,“潛規則”裹挾,凸顯的是官員貪婪腐敗的“強詞奪理”。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要讓“潛規則”失去市場,必須依靠法律這種現代社會治理機制。加強法治教育,培養法治精神,樹立法治思維。唯有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使各領域的交往納入法治軌道,才能真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防止“潛規則”泛濫惡化了官場生態。(蔣小舟)

(責編:王書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美中情局酷刑“設計師”身份曝光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昆明“蟒蛇少年”與25條蛇同居10年(組圖)

韓青龍電影節開幕 女星全透視紗裙震撼紅毯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