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9 07:21:00|來源:海外網|字號:
摘要:2015年,將成為“一帶一路”早期實施的元年,也是中國新經濟外交的開拓之年。 |
2015年的中國經濟外交,具有清晰的脈絡。如果說之前中國經濟外交的主線是深化貿易合作,擴大利益交集面的話,那麼在新的一年,則將深化貿易合作的領域拓展到了互聯互通上來,以此優化中國和其國際貿易伙伴的經濟發展空間布局。這是一項更具基礎性與廣泛利益前景的系統工程,如果進展順利,國際經濟格局都將出現歷史性變化。
互聯互通的核心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這是由習近平主席於2013年首倡的戰略構想。其核心內涵是通過“一帶一路”,加強區域內的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民心相通,形成一個覆蓋面廣泛的開放系統。
“一帶一路”之所以用“絲綢之路”冠名,是因為古老的絲綢之路蘊含著其沿線各區域共同的歷史記憶和人文理念,這有助於在推進時增強戰略互信,去敏感化。中國經過30多年的經濟增長,在融資能力、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設備供應能力等方面,已經具備了比較優勢,有能力成為“一帶一路”的主導者。
提出“一帶一路”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許多國家對此反響熱烈。北京APEC會議期間,互聯互通藍圖(2015-2025)獲得批准,成為北京APEC會議的重要成果,中國周邊的非APEC成員國也出席了加強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對話會。從2013年9月“一帶一路”浮現至今,已經走完提出倡議、設立優先和早期收獲項目到完成總體規劃三大步。隨著各國參與熱情的高漲和亞投行、絲路基金的成立,正式推進“一帶一路”的條件也趨於成熟。
因此,2015年,將成為“一帶一路”早期實施的元年,也是中國新經濟外交的開拓之年。“一帶一路”的理論幅射圖,至少可以劃出四條線路:向北與俄羅斯的交通線及管道連接,向東連接東亞另外兩個主要經濟體日本和韓國,向西通過中亞連接西歐,向南通過印度洋連接到北非,其輻射范圍涵蓋東盟、南亞、西亞、中亞、北非和歐洲。據初步估算,“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佔全球的63%和29%。由於“一帶一路”具有開放性,未來一旦形成虹吸效應,還可能吸引更多的國家和經濟體參與其中,進一步釋放其輻射性。
需要指出的是,“一帶一路”不是簡單的向外“輸血”,而是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的戰略。“一帶一路”既可以擴展中國對外經濟發展空間,拓寬中國資金的投資渠道,同時也可對國內腹地的改革開放起到“刺激作用”,帶動相關產業在國內實現雁陣轉移,使落后地區獲得新增長點。
習近平總書記曾形容“一帶一路”為亞洲騰飛的兩隻翅膀。這兩隻翅膀為亞洲國家共同發展,進而形成牢固的發展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創造了新機遇,也為國內改革開放的全方位推進提供了新機遇。就此而言,“一帶一路”不僅將成為2015——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都將成為中國經濟外交的引領者,並且將成為中國區域發展的引領者。當然,“一帶一路”的推進過程中不可能不遇到障礙,但是,隨著推進的深入,其效益將逐漸顯現,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一個新標志。
(徐立凡,媒體時評人,海外網專欄作者)
海外網評論頻道原創,轉載請注明來源海外網(www.haiwainet.cn),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海外網2014年終專評】
【美俄博弈篇】烏克蘭危機深重 俄美歐博弈難消停
【國際反恐篇】通力合作,打響反恐持久戰
【中日關系篇】2015中日關系關鍵詞: “合作而不是對抗”
一帶一路 經濟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