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0 00:04:00|來源:紅網|字號:
近日,武漢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傳媒學院《新聞攝影》任課老師孟祥斌“刷臉”點名在網上引起熱議。上課鈴聲一響,所有到課學生便開始拍合影照,沒被拍進去的就算遲到。“下課時,我們還會再次合影,與剛上課時進行對比,早退情況一清二楚。”孟祥斌介紹說,“學生隻要‘刷臉’,就有考勤分。”(12月18日中新社)
大學裡曾長期流傳著一句逃課名言:“選修課必逃,必修課選逃”﹔各個學校的論壇貼吧上,“逃課秘訣”也往往成了熱帖,可見逃課對於當今的大學生來說,反倒成了“必修課”。為了應付學生的逃課,老師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數人頭的,有用考勤機的,甚至還有的老師讓學生挨個掃二維碼、敲圖章。華中師范大學孟老師的這個“刷臉”點名,也隻不過是老師點名“技窮”之后的又一個無奈之舉罷了。
大學課堂為了整頓學風,點名其實也是可以理解的。查出勤率的初衷,更多地是為了保証學生的學習紀律和效果。不可否認,某些教師創新出的點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給學生下了一個緊箍咒,甚至諸如華中師范大學孟老師的“刷臉”點名和集美大學的PPT點名,還有利於活躍課堂氛圍、讓老師更快地認識學生。但事實上,不管多麼新穎的點名方法,在經歷了一段時間之后,要麼老師自己堅持不下去,要麼“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學生“窮則變、變則通”,逃課依舊!
學生熱衷於逃課,固然有學生自律不夠、放任自流的原因,但在筆者看來,更需要反思的是我們的教育。要把學生拉回課堂,首先憑的是過硬的課堂教學水平。精彩的課堂往往座無虛席,名師講課甚至“人滿為患”,我們的大學課程如果能夠合理一點,我們的課堂能有一點思想性、知識性、科學性、學術性,我們的教學能多一點針對性、趣味性,何患學生不上課呢?令學生爭相蹭課的哈商大“女神”教師,以及中科院八旬老教授與妻子同台授課20年而人氣爆棚即是明証。
更應該看到的是,大學課堂向來注重的是思想自由,學術獨立,學生選課上課應該鼓勵發展興趣,學生如對某一門課不喜歡,隻需期末通過即可,其他時間,可以允許其旁聽其他自己喜歡的課。國內已經有高校在摸索這樣的培養模式,如復旦某教師就公開宣布“復旦教室應有允許學生翹課之氣量”,認為學生“來或不來,悉聽尊便,無須請假”。
教育“技窮”,“刷臉”何用?說到底,用點名、學科成績、評先評優把學生拴在課堂,那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對真正的教育於事無補。可以說,如果大學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簡單的授課模式、枯燥的授課方式、過時的授課內容,以及管理上嚴進寬出、學習要求低的現狀,大學點名這場“貓捉老鼠”的游戲,沒有終點。
文/梁雲風
老師,逃課,必修課,技窮,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