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0 11:59:56|來源:北京青年報|字號:
當地時間17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全國電視講話,宣布美國與古巴完成被拘人員交換,同時啟動兩國關系正常化進程。同日,古巴領導人勞爾·卡斯特羅也宣布,古美將就關系正常化舉行談判。這是美古對立半個多世紀后雙邊關系的實質性突破,也意味著奧巴馬正以“拆了東牆補西牆”的方式處理冷戰遺跡。
奧巴馬在講話中承認,1959年以來對古巴實施的孤立、封鎖和禁運等制裁措施被事實証明已經過時,不僅不符合美國利益,而且得不到其他國家的支持和認可,兩國關系必須揭開新篇章。他還透露一攬子切實改善關系、恢復邦交的方案,包括派國務卿克裡訪古磋商復交,重新評估對其“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定性等等。
奧巴馬此舉既標志著公開承認美國古巴既往政策的失敗,也是延續其個人務實、溫和的外交風格。奧巴馬上台后即已陸續改善美古關系,由放寬貿易封鎖,到放鬆人員旅行限制,逐步推動關系回暖,直至如今加速關系正常化,給美古這對歷史冤家徹底和解帶來樂觀信號。當然,緩和美古關系也是美國多數民眾的願望,《華盛頓郵報》和美國廣播公司2009年的一項民調就已顯示,三分之二的被調查對象支持美古復交,隻有27%的人反對。2013年,前往古巴旅行的美國人達到60萬之多,半數以上為古巴裔。
奧巴馬大幅度調整對古政策,不僅在於廢除僵化且毫無意義的冷戰做法,還試圖藉此向廣大拉美國家特別是中左翼政權領導的國家示好,重塑美拉關系,擴大自身影響,鞏固傳統后院,夯實作為世界領導者的基礎。當然,在民主黨喪失對國會兩院控制權的狀態下,“跛腳”總統奧巴馬也隻能在外交上施展手腳,為未來的政治遺產積攢本錢,讓自己以“和平總統”的美譽載入史冊。
但是,如果對奧巴馬的戰略意圖判斷僅停留於此,也許有些幼稚。縱覽今日世界,冷戰格局雖然崩潰,冷戰意識並未消解,冷戰延續的殘垣斷壁依然存在。拉美的古巴、中東的伊朗、中東歐的烏克蘭和東北亞的朝鮮,是支撐冷戰廢墟的四個基柱。奧巴馬對這些冷戰遺跡基柱的處置並非一刀切,而是區別對待:努力降低前兩者的對抗性,繼續維持后兩者的硬度和摩擦系數,這種有所側重的選擇,反映了美國的全球戰略依然無法擺脫冷戰思維的窠臼,即依然把防范和遏制中俄兩國作為外交政策的基本出發點。
小布什曾提出著名的“邪惡軸心論”,將伊朗、伊拉克和朝鮮均列入公開軍事打擊和顛覆政權的目標,隨后訴諸兩場戰爭,並用伊拉克祭刀。但是,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的失敗,使奧巴馬看到美國能力的局限,以及中東均勢力量失衡的危險,更看到中國崛起和俄羅斯復興的潛在風險,於是採取籠絡伊朗而穩定中東、冷淡朝鮮且深度介入亞太的戰略調整,以圖在西亞實現緩和而在東亞保持張力,為美國核心利益服務。
最明顯的對比是,同為無核化危機,奧巴馬公開向伊朗承諾,不謀求顛覆其政治制度,尊重其和平利用核能源的權利,並作出關系正常化主動姿態,但對朝鮮則截然相反,進而使其棄核意願大打折扣,半島局勢始終劍拔弩張。這種態勢既為日本強化軍事力量渲染氣氛,也給美國所謂的亞太再平衡大造聲勢,說透了,就是缺乏對中國的戰略信任和尊重,是冷戰邏輯的慣性表現。
同樣,作為前蘇聯的繼承者俄羅斯,既是舊冷戰的主要當事方,更是新冷戰的重要博弈者,在蘇聯解體、國家政體和社會全面轉型后,依然無法擺脫來自美歐的冷戰式擠壓,並在北約和歐盟持續東擴的鉗形攻勢下步步退縮,直到引發烏克蘭危機。如果說,10年前在獨聯體國家策動“顏色革命”,是奧巴馬前任的既定政策,那麼鼓動烏克蘭權貴們冒進西投,則是他本人所願。可見,即便是“和平總統”,依然缺乏純粹的和平誠意,因為在局部地區、對個別大國保持冷戰或半冷戰狀態,符合美國根本利益,至少可以迎合美國兩黨政客的習慣性調門。
美國主動與古巴緩和並努力爭取邦交正常化,對兩國和兩國人民固然是好事,也算是冷戰堅冰的繼續消融。然而,這種后院除冰、前院撒雪的努力,無助於美國與中俄兩個大國整體信任感的確立,因為,以朝鮮半島和烏克蘭危機為核心的兩段冰牆的存廢,才是冷戰是否徹底終結的標志。可以肯定地說,美國無意消除這兩段冰牆,無論是奧巴馬的前任還是來者,因為美國政治家們不習慣缺乏對手的空間和世界。馬曉霖(博聯社總裁)
奧巴馬 復交 冷戰邏輯 冷戰意識 冷戰思維 美歐 邪惡軸心論 華盛頓郵報 顏色革命 古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