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網首頁移動客戶端評論資訊財經華人台灣香港城市歷史社區視頻雲南新加坡德國荷蘭滾動

海外網>>評論>>媒體集萃>> 正文

兩位前大使盤點2014年十大國際新聞

2014-12-22 09:16:09|來源:環球網|字號:

  一轉眼,2014年馬上就要過去了。國際形勢波詭雲譎,國際格局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環球網特發表兩位資深外交官——楊成緒(曾任中國駐東、西德使館秘書、參贊、公使銜參贊,中國駐奧地利大使)和王嵎生(曾任外交部新聞司處長、駐科威特使館政務參贊、駐尼日利亞和駐哥倫比亞大使、中國亞太經合組織高官)的年終盤點,為我們道出他們心目中的2014年十大國際新聞。

  1.中國成功舉辦第22屆APEC會議

  中國成功舉辦了第22屆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盡顯中國特色和風范。會議通過了領導人北京宣言和聲明,開啟了亞太自貿區進程,並承諾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伙伴關系。習近平主席順應時代潮流,在會上強調:“一花不是春,孤雁難成行”,生動而形象地表達了中國戰略訴求,以及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的外交理念;表明中國需要的是,春色滿園和百花齊放,而不是“一枝獨秀”,反對冷戰思維。實際上,這是中國外交創新發展開局之年。中國成功舉辦了亞信會議,提出了新安全觀;釋放善意,努力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和新型國際組織;全面啟動“一帶一路”戰略設計,推動互聯互通;強調樹立正確義利觀,發展了平等互利准則;以及倡議建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宣布成立絲路基金等。這一切,展現了中國外交的“親和力”,將有力推動時代變遷量變進程進一步加速發展,有利於發展中國家進一步興起,也有利於世界和平與穩定。

  2.印度大選刮起“莫迪旋風”

  6月,印度大選,人民黨以壓倒性多數獲勝,莫迪當選印度新總理。印度國內幾乎是一片歡呼,因為他承諾要建立一個“強大和具包容性”的印度;誓言要實現巨大變革和社會發展,讓草根民眾的印度“明天更美好”。中國衷心祝賀莫迪履新,強調中印是“天然合作伙伴”;中印攜手合作、共同發展,不僅造福兩國人民,也將為解決整個人類的發展問題做出重大貢獻。日美右翼則說他“酷似”日本的安倍;像“美國的裡根”,渲染美日印親切關系。印度的“不結盟政策”具有傳承性。莫迪既需要改善和發展同美日的關系,也需要發展同中、俄、歐的關系。預計莫迪領導下的印度,將全方位積極開展外交,爭取“入常”。“印度夢”離不開“亞洲夢”;莫迪時代的“新政”,將是“亞洲夢”的正能量,有助於“開啟亞洲新的輝煌時代”。

  3.美俄關系劍拔弩張

  美俄關系陷入低谷,影響國際形勢走勢。今年10月,奧巴馬將埃博拉疫情、俄羅斯和伊斯蘭國列為當今世界和平與安定的“三大威脅”。普京指責西方國家企圖以“新鐵幕”圍堵俄羅斯,希望看到俄羅斯像南斯拉夫一樣解體。美俄關系“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普京兩次出任總統,勵精圖治,迅速恢復大國強勢地位。一直以來,美國都在擠壓俄羅斯戰略空間,觸及俄羅斯利益底線。普京強力反制,以攻為守。2008年出兵格魯吉亞,現在處理烏克蘭危機,等等,皆緣於此。面對美制裁,俄雖陷入嚴重困難,但外交活躍,東進南下,成績斐然,游刃有余。美俄僵局看來將維持一個較長時期,但雙方在諸多重要國際問題上,都互有需要,並無意正真動武,“再重啟”美俄關系,可能在復雜斗爭和妥協中悄悄開始。

  4.烏克蘭危機牽動各方神經

  烏克蘭危機牽動各方神經,影響世界局勢。2月22日,烏克蘭親美反對派一舉否定了前一天德、法、波外長參與簽訂的亞努科維奇政府與反對派簽訂的“和解協議”,推翻了亞努科維奇政權。3月,克裡米亞申請和並入俄羅斯。美、歐、俄、鳥四方關系隨之陷入僵局。新當選總統波羅申科聲稱,他將在幾個月內“搞定”烏俄關系和東部問題。但未能如願。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固然給俄帶來巨大困難,但並不能壓服俄羅斯。近日,法國總統奧朗德“路過”莫斯科,與俄總統普京磋商,希望找到解決烏克蘭危機方案。德國六十位社會人士呼吁解決烏克蘭危機,要求歐盟制定“對俄羅斯緩和政策”。人們對歐俄烏新一輪明斯克會談寄予希望。造成烏克蘭危機的核心問題是歐盟爭取烏克蘭簽署建立聯系國協議,而俄羅斯力爭烏克蘭加入“歐亞經濟聯盟”。烏克蘭東西兩部分人民一向存在嚴重分歧。西部比較親歐,東部更願意接近俄羅斯。去年11月危機爆發始於亞努科維奇總統拒絕簽署歐盟聯系國協議,引發基輔親西方力量示威抗議活動,美國趁機加以利用和煽動。美國新保守主義理想家米爾斯海默認為,烏克蘭危機主要是美國和北約東擴錯誤造成的。國際輿論比較公正地認為,烏克蘭出路在於選擇獨立自主和“不選邊站”的中立和不結盟道路。

  5.國際石油市場價格暴跌

  陰謀?供需失調?大國博弈?6月中旬以來,國際石油價格從每桶140美元跌到60美元左右,為五年來的新低,對世界金融市場、經濟增長、政治格局和大國博弈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原因錯綜復雜,但石油供需不平衡是主因。今年,世界對石油需求普遍減少,而美國石油產能劇?,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和伊拉克等產油國恢復出產,並且突破了歐佩克規定的生產配額,這必然造成石油供大於求。在全世界經濟增長放緩形勢下,不僅石油,其他大宗礦產品,如煤炭、?礦石和黃金價格下跌也達到百分之三十、四十和五十。同時,長期的石油持續高價運行,也刺激了各種節能產品的迅速發展,如太陽能、風能和核電等。石油價格下跌,深受其害的首先是俄羅斯、伊朗和委內瑞拉。美俄交惡,美委不和,沙特不滿俄支持敘利亞,擔心伊朗在中東坐大。美國和沙特如果不是蓄意推動油價下跌,至少是樂見其成,以打擊這三個國家的經濟。但沙特等中東石油國家為了保持自己的市場份額拒絕減產,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美國頁岩油生產,沙美矛盾也隱隱欲現。

  6.極端恐怖組織“伊斯蘭國”異軍突起

  6月,“伊斯蘭國”異軍突起,攻佔伊拉克摩蘇爾、提克裡特,直逼巴格達,震驚世界。西方媒體驚呼這是繼9˙11、本拉登后恐怖主義新標志。目前,它已佔據伊拉克北方大片領土和敘利亞西部地區,連成一片。它宣稱,其目標是要消除戰后中東國家邊界,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蘭國;五年內要佔領西亞、北非和中亞,以及南亞一些國家。“伊斯蘭國”的出現,固然有地區教派和地緣政治博弈因素(如利用伊拉克遜尼派對當權的什葉派不滿,利用沙特、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矛盾等),但美國也難辭其咎。美國對伊拉克、敘利亞和伊朗等國和教派問題一系列錯誤政策,顯然是“催生劑”。現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對“伊斯蘭國”武裝份子進行空襲,但收效幾何?奧巴馬也承認非短期內可解決。

  7.埃博拉病毒肆虐引全世界恐慌

  2月,埃博拉病毒疫情開始爆發於西非,引起全世界恐慌,擔憂疫情擴散,危及全人類。到12月初,世界衛生組織稱,幾內亞、利比裡亞、塞拉利昂和馬裡等國累計出現埃博拉確診、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近兩萬。目前,疫情正在趨於穩定,甚至減弱。但塞拉利昂的疫情卻仍在加重。埃博拉病毒是人類迄今發現的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病毒,死亡率在56到90%之間。1967年首先發現於德國馬爾堡,1976年在蘇丹南部和剛果(金)的埃博拉河地區再次出現,由此將這一病毒命名為埃博拉。世界衛生組織新聞發言人7月31日稱,目前在西非地區以外地區出現埃博拉疫情可能性不大。埃博拉病毒不易傳播。

  中國在埃博拉疫情爆發后,立即向西非提供專項援助,派出專家和醫療隊參加第一線救冶,並且派專機運送醫療防護物資,是累計向非洲提供援助批次最多的國家之一。截至11月21日,中國政府已經提供四輪總價值7˙5億人民幣緊急援助,在疫區的中國醫療人員約4百人。在幾內亞接受的抗擊疫情的援助物資三分之二來自中國。疫區周邊十個國家的抗擊疫情的物資幾乎全部來自中國。利比裡亞和塞拉利昂等非洲國家領導人高度評價中國的作用,對非洲國家支持力量最大,引領了國際社會抗擊非洲的埃博拉疫情。

  8.美國發生“弗格森事件”引發騷亂

  8月9日,美國密蘇裡州弗格森18歲黑人學生邁克爾˙布朗被警察擊斃,引犮當地抗議活動,並演變成騷亂。11月24日,美國聖路易市當地陪審團做出對槍殺布朗的白人警察達倫˙威爾遜“不予起訴”的裁決,引發了全國170個城市爆發民眾抗議活動,成千上萬的人群情緒激動。美國警方動用武力壓制,引起國際社會對美政府侵犯人權的指責。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吁美國政府在處理弗格森事件時,確保示威者的權利,要求執法者保持克制,遵守相關的美國和國際淮則。弗格森事件深刻地反映了美國長期以來存在的對黑色種族的歧視,族裔沖突和警察執法不公以及違法亂紀。奧巴馬自己也承認,美國存在“根深蒂固的種族岐視遺產"。

  9.阿富汗和美國簽署《雙邊安全協議》

  9月,加尼當選阿富汗總統后,隨即與美國簽署了拖延已久的《雙邊安全協議》,為美國繼續駐軍和基地提供了法律依據。圍繞美國和北約從阿富汗撤軍問題,國際上議論紛紛,主要擔心今后阿富汗政府能否頂得住“塔利班攻勢”;誰來“填補”北約和美國撤軍后留下的“真空”;美國會放棄阿富汗嗎?阿政府與塔利班,能否取得某種性質的和解?這些擔心都不無道理,但不確定因素很多,目前還難下定論。但有一點比較確定,那就是美國不會放棄阿富汗,它定然要在阿留有軍事基地和必要的駐軍,派遣大量軍事顧問,以掌控和主導局勢。阿富汗是美國“反恐謀霸”的重要戰略部署,它西聯南亞和中東;東聯中亞,可延伸至蒙古、朝鮮半島,是美國的一條“戰略線”。掌握了這條線,向北,可以與北約呼應,對付俄羅斯;向南,可以與美日同盟呼應,對付中國。這樣的肥肉,肉食者豈能不饞?

  10.金磚國家領導人舉行第六次會晤

  7月下旬,金磚國家領導人在巴西舉行第六次會晤,習近平主席對巴西、阿根廷、委內瑞拉和古巴進行國事訪問,並與“拉共體”“四駕馬車”國家領導人會晤。全過程亮點多多,但最耀眼的:一是中國、巴西和秘魯三國就開展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兩洋鐵路合作”發表了共同聲明,並決定成立三方工作組。這是一個歷史性的創舉和影響整個拉美乃至世界的戰略合作項目,它將是“陸上巴拿馬運河”,惠及拉美各國。二是宣布成立“中國-拉共體論壇”,並將很快在中國舉行第一屆部長級會議。“中國夢”、“亞洲夢”和“拉美夢”將因此而息息相通。

(責編:王書央)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大國博弈 大使 國際新聞 阿富汗 石油供需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文史地方華商

新聞熱圖>

最新熱點>

【專題】中國留學生愛“抱團”好不好?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圖片精選>

視頻>

論壇熱點>

新聞推薦>

孫儷趙薇林青霞 一炮而紅的備胎女星(組圖)

豪門浪女希爾頓夜店買醉 離開后上車動作豪放

評論|資訊|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新加坡|雲南|吉林|紅色|南粵|中原|書畫|絲路|魯東|創新|創投|成渝|贛鄱|錢江|食品|IP電視|華商|紙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