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22 10:06:0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中國周邊外交在推動地區發展、維護地區穩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中國對周邊的輻射力和作用力將不斷擴大。 |
12月2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結束本年內最后一次出訪回到北京。“周邊外交”成為李克強此訪的亮點,此行覆蓋的三國中,哈薩克斯坦和泰國都是中國的周邊國家。李總理從泰國回京后不久,泰國總理巴育又要開始訪華行程。
中國與周邊國家頻繁走動並非偶然。周邊外交本是中國外交傳統布局中的重要支柱之一,佔據著首要地位。
近年來,中國對周邊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2013年10月,新一屆黨中央召開的第一個重大外事工作會議就是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確定了周邊外交的戰略目標、基本方針和總體布局,使周邊外交的頂層設計更加明晰。2014年11月,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就新形勢下不斷拓展和深化外交戰略布局提出要求時,首先談到的是周邊外交,其后才是大國關系、與發展中國家關系和多邊外交。周邊外交在中國外交布局中的地位愈加凸顯。
“大周邊”布局逐漸完善。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履新后,對周邊國家展開密集訪問。2013年,習近平主席到訪俄羅斯,中亞的土庫曼斯坦、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以及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2014年,習主席訪問了東北亞的韓國,亞洲中部的蒙古,中亞的塔吉克斯坦,南亞的馬爾代夫、斯裡蘭卡、印度。2014年11月,習主席赴南太平洋的澳大利亞、新西蘭、斐濟進行國事訪問。隨著中國國力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中國周邊外交的內涵和外延不斷延伸,范圍不再局限於與中國接壤的國家,而是向覆蓋更廣的大周邊區域挺進。
中國周邊外交更加積極有為。中國在外交中主動進行“議程設置”。借今年舉辦的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第四次峰會這一重要主場外交活動之機,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出了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亞洲安全觀。亞洲安全觀倡導協商對話,而不是武力威脅﹔開放包容,而不是互相排斥﹔合作共贏,而不是零和博弈。中國的倡議針對當前亞太不穩定因素增多的現狀,呼吁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安全之路。亞洲安全觀得到了亞洲國家的廣泛認同和支持。
中國周邊外交更加靈活務實。中國不但與各國發展雙邊關系,也積極參與上海合作組織、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等多邊框架。中國在把握周邊發展大局的基礎上,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等重大合作倡議。在合作中,中國將民生與社會事業發展作為重點,致力於改善民生和消除貧困。不但加大資金支持和援助,還提供更多培訓機會,為周邊國家培養人才,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中國周邊外交在推動地區發展、維護地區穩定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中國對周邊的輻射力和作用力將不斷擴大。(蘇曉暉)
外交活動 外交戰略 周邊國家 主場 大周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