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一系列发展使得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这一切都是经济、社会、政府和政治改革的结果。 |
下一步改革的推力在哪里
目前改革的格局是,基层因解决问题的需要在不断想方设法创新,中层却往往出于稳定和部门利益的需要倾向于保守地维持现状,中央有关改革的法律和文件在执行中常常出现梗阻,基层改革创新因为缺乏中上层支持而碎片化,无法形成普遍性的制度规则层面的创新,也不像改革初期那样能够上升到省市级层次,然后上升到国家层次。其中,如何改变当前省部级部门越来越保守而无力推进改革的局面,成为当前进一步在宏观层面推进改革的核心挑战。
解决这一问题,过去的办法是,成立一个综合性的推进改革的机构,类似于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不过,这个机构在1997年终止,其改革的职能改由各部部长行使。取消之后副作用就出现了,很多政府部门的改革出现停滞,甚至倒退。而事业单位改革和社会管理改革,由于都归本部门负责,因此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时甚至会把管理变成实质上的控制。
目前负责改革的综合性协调推进机构只有两个,一个是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一个是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领导小组。这两个机构的存在,确保了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但由于缺乏一个相应的中央政治体制改革委员会,使得改革进展碎片化,即使是协商民主,也是雷声大雨点小。
进一步推进改革,有很多切入点:给基层更多改革创新空间和更多支持,在顶层设计上多做文章,加强领导和指导,等等。当前行政管理学界也有不少类似的思考,我认为,目前最核心的是考虑设立一个常设性的中央改革委员会,其地位相当于中央军委,直属中共中央政治局,下设政治体制改革小组、社会体制改革小组、经济体制改革小组及机构改革小组。只有这样,才能对基层的改革创新提供足够的支持,才能真正在政治层面形成对改革的支撑力,解决省部级机构改革动力不足以及部门利益阻碍改革的问题。(作者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