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信海光:用网络立法治理“非法删帖”

2012年12月27日08:24    来源:新京报    信海光(媒体人)    字号:
摘要: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议案。通过网络立法保护公共信息安全,也应该重视现在愈演愈烈的“非法删帖”现象。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网络删帖和删帖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法律条文规定,法律并没明确界定哪些删帖行为属于非法,哪些属于合法。

  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网络删帖和删帖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法律条文规定,法律并没明确界定哪些删帖行为属于非法,哪些属于合法。

  1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议案。通过网络立法保护公共信息安全,也应该重视现在愈演愈烈的“非法删帖”现象。

  “非法删帖”的案例,正在越来越多暴露在公共视线当中。12月21日,在海南,两名80后因通过黑客在某著名网络论坛删帖被判刑。这是网络黑公关受到刑事处罚的又一案例。此前百度公司员工收钱删帖被检察机关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批准逮捕。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偿删除网络负面信息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灰色“产业”。有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网络公关整体市场规模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有偿删帖服务。

  有偿删帖这种人为控制信息传播的做法,侵犯了公众的知情权,压制了公众的投诉维权和媒体的正常监督,败坏了网络媒体的声誉,恶化了网络生态环境,已成互联网一个痼疾。

  但要根治这一痼疾,斩断删帖产业的利益链条却并不容易,存在很多难点。

  在网站中,对“删帖权”的管理是复杂和混乱的,因为删帖一方面是一种权力,但同时也是负有网络管理职责员工的义务,对外界来说,很难监督其到底是在履行义务还是在进行权力寻租。从这个角度讲,遏制有偿删帖,网络媒体的自律是治理关键。但对于那些没有自律意识的网站又该怎么办?是制定行业法规加以处罚,还是强制其为员工违法承担连带责任?值得深入探讨。

  提高违法成本是另一条有效途径。公司管理再严格,也难保有漏洞,而且公司对员工的惩罚最大也不过开除,但面对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的诱惑,丢饭碗对很多人来说已不算代价,这时候,法律就有必要及时介入。

  但也应看到,目前国内对于删帖的监管还是处在灰色地带,我国没有专门针对网络删帖和删帖违法犯罪行为的具体法律条文规定,法律并没明确界定哪些删帖行为属于非法,哪些属于合法。以最近查出的三起涉及删帖的案件为例,海南案适用的是“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广东案适用的是“敲诈勒索罪”,北京百度案则是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批捕犯罪嫌疑人,此外,有时候“非法经营罪”也可适用于删帖案。

  在行政监管上,删帖也处于灰色地带,网络内容管理部门一般只负责管理、清除网站上的非法、不良信息,但在网站非法管理与清除网络信息上却无干涉。

  凡此种种,均需要法律层面的回应。希望“非法删帖”也能成为网络信息保护立法讨论的内容之一。

分享到:

(责编:李文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