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2011年7月的列车追尾事故,中国暂时冻结了高速铁路投资,而如今中国政府认为要刺激经济需要重启铁路投资。围绕这个巨大市场,中国和欧洲企业等将展开攻势,而由于受中日关系恶化的影响,日本厂商可能被迫陷入被动。 |
《日本经济新闻》12月28日文章,原题:日企能否吃到中国高铁“蛋糕” 中国的铁路投资再次走向活跃,连接北京和广州的高速铁路12月26日开通。由于2011年7月的列车追尾事故,中国暂时冻结了高速铁路投资,而如今中国政府认为要刺激经济需要重启铁路投资。围绕这个巨大市场,中国和欧洲企业等将展开攻势,而由于受中日关系恶化的影响,日本厂商可能被迫陷入被动。
“最近将从铁道部获得450亿元的大规模订单”,中国北车的一名高管日前这样说。该公司已经命令旗下的唐山轨道客车公司准备核心零部件等,这家分公司负责生产面向中国高铁的车辆“CRH3”和“CRH380B”。
在成功开通北京至天津的高铁后,中国铁道部开始扩大投资。铁道部的一名高官透露称:“铁路投资将于近期全面复苏”。2013年的最初预算为6500亿元,不过预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最高领导层将扩大经济刺激政策。最终很可能像2012年那样,在原来的基础上追加1000亿元,最终达到7500亿元。
海外铁路相关厂商也开始在中国巨大的高铁市场中寻找商机。“我们对高速铁路项目投标充满信心”,在12月11日在上海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与中国北车等联手在中国生产高速铁路车辆等的德国西门子旗下的中国法人的首席执行官(CEO)程美玮这样强调。
另一方面,由于受中日关系对立的影响,日本厂商面临困难。尤其是在高速铁路业务方面,企业直接面对的是中国铁道部和国有企业,政府间的对立将对相关业务产生直接影响。日本的一家铁路零部件厂商相关人士说:“不容否认的是,在获得新订单方面有可能遭遇阻力”。中国高铁的开通给日本企业带来的将是喜忧参半的现实。
中国高铁的最初构想的形成源于日本新干线。日本一家铁路车辆厂商的高管曾经称:“中国版新干线没有日本的安全技术无法取得成功”。在高铁构想具体落实的2004年,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向中国提供了东北新干线“疾风号”列车的技术,目前这个型号的列车正行驶在中国各地。
当时川崎重工获得了巨额的专利使用费等,但最近围绕专利权与中国方面发生了对立,因此在中国铁路业务呈现萎缩态势。不过,在马达和电源装置等核心部件方面,日立制作所和三菱电机等仍然拥有很高评价。日立在控制速度的逆变器和信号系统领域具有优势,而日本纳博特斯克则在制动系统等方面具有优势。
2011年度,在日本近80亿元左右的铁路车辆部件出口额中,5成以上为对华出口。
日本企业是否还有机会?日本一名零部件厂商的高管强调:“在核心部件的耐用性方面日本仍有优势”。中国铁道部高官表示:“坚决不能再次发生事故”。在安全方面,不仅是车辆设备的问题,而且与车辆与运行管理系统、线路设备维护等密切相关。因此,日本企业能否构建可以提供综合性安全解决方案的框架将至关重要。如果安全性得到重视,日本企业或许还能获得机会。(作者:《日经新闻》记者多部田俊辅、川上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