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不在少数的大陆人认为台湾什么都好,“和谐”得令他们无限向往和羡慕时,他们是否知道,或者想过老蒋时代的白色恐怖,是否知道一些台湾人对那个时代痛恨的至今仍无法释怀呢? |
突破歧视性政策
同样,台湾人看大陆(无论是亲自旅行还是坐卧家中接受二手信息 ),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在大陆被认为习以为常或司空见惯之处,而让他们看不惯或难以接受;又或者,我遇到和听到过台湾人对大陆文革的称赞或欣赏,对大陆过去那么多年民不聊生的政治运动(包括百万知识青年下乡农村)毫不关心或不知情。身为那个时代的过来人,此刻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我认真地想普通百姓反映出的这些现象和情绪,是对历史的无知?还是认知上的不同?这些无疑都关系和影响到彼此的观感和信任度,远未达到真正的相知。
再看,台湾行政院“缩短大陆配偶入籍期限从6年到4年”之修正草案第4度在立法院被否决,陆生纳入健保案则是8度被阻拦。那些投反对票之政党和议员们无不标榜他们“代表着民意”。
思考认知的不同
有人告诉我,这不是主流民意,但不可否认他们亦代表了一些人的诉求。由此而言,无论是大陆游客误把台湾当民国,还是台湾人对大陆政治生态的“独特”感受,抑或台湾民众(即使是一部分)依然要坚持对大陆配偶以及陆生的歧视性政策,都在在地说明两岸民众之间依然存在着不可小视的相互不了解,误解甚至曲解,以及由此产生的不信任。
那么彼此的互信又该从何谈起?如何建立?
我想到另一位台湾朋友小莉。有次她和我谈起接待和陪同大陆亲戚在台湾旅游,几天下来,她感慨地说:“接触越频繁,了解越深入,越发现两岸三地的想法真的大不同。但多交流总是好事,才能真的互相了解。”那天我对小莉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自然环境之不同都可造就人之性格,习性之特色,更何况政治,经济,文化之异而形成的天差地别?
无论历史还是现实,两岸民众现在都生活在不同的政治和社会体系中,双方由此产生的思考和认知的不同,实属正常。
然而,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些不同?又如何在不同中建立起互信?
我认识一位大陆文化人。他告诉我,有天一位从台湾来的朋友去青岛看他,俩人谈到两岸时局和未来走向。我的朋友出于“强烈的民族感情”,与他台湾友人的观点大相迳庭,甚至针锋相对。听到此,我不由得为那位台湾人捏把汗,不知我这位自称“传统山东人”的朋友,怎么“收拾”人家。结果却出乎意料,“当然,我们这样的讨论并不影响彼此的交往。要放开心胸,相互包容嘛!”他爽快地说。
从这些朋友们和平,理性,宽容的态度上,从他们付诸行动的理解和沟通上,我看到了建立两岸民间互信的希望。一如星云大师所讲:“你来我往,来来往往,所有的防范和障碍都会消除。”
建立两岸人互信
因此,在建立两岸民间互信之过程中,于史,我们不仅要有能承受“笑话”的雅量,还要有直面历史的承担。这需要我们培养共同的历史记忆,以宽恕与平和的目光,回望我们曾经走过的历史路程;于今,我们需要有包容彼此差异的胸怀,要正视,承认,理解,包容,和尊重彼此之不同,同时,还需要有付诸行动的理解和沟通。
若如此,陌生的游客可以成为朋友,存有戒心的彼此可以和解,泛泛之交可以变成知己。犹如我们的自由行,虽在秋风秋雨的寒冷中行走,内心确是快乐,那种相熟相知的感觉,自由,轻松,笑话共享的自在,最是令人回味和留恋。
(注:本文转载自“厉放--凤凰博客”,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