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不在少数的大陆人认为台湾什么都好,“和谐”得令他们无限向往和羡慕时,他们是否知道,或者想过老蒋时代的白色恐怖,是否知道一些台湾人对那个时代痛恨的至今仍无法释怀呢? |
一个秋雨沥沥的周末,和朋友在宜兰自由行。从上海第一次到台湾旅游的Wendy和台北姑娘Maggie虽是初次见面,却非常不见外地相互调侃“你们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啊!看你瘦的。”“大陆人生活好苦啊,一看见地瓜就要吃(因为我们正在街边买红薯)。”接踵而来是一阵会心的哈哈大笑。
承受玩笑的雅量
这段旅程就在她们俩不间断的和题材无限的调侃中,快乐地进行着。我和澳门的朋友虽然少了初次抵台的新奇感,但对她们从那个两岸隔绝,各说个话,抹黑对方的年代中,信手拈来的“笑话”还是心有灵犀,同享同乐。
细雨濛濛,来自两岸四地的我们快活、轻松,畅所欲言地谈天说地,这氛围只有彼此视对方为“自己人”时方可有之,即彼此间的那一份互信,那一份相知。
这情景令我想起当年在海外留学时,也遇到过不少台湾来的留学生或华侨,我们之间绝少像现在这样“毫不见外地”和对方打趣(即使毫无恶意),快活地相互调侃,尽情地享受彼此的“笑料”。
原因无他,两岸阻隔40年,彼此相互防范,戒心重重。即使在民间,信任感也缺乏,疑神疑鬼,好像对方的人员都是特务,岂敢“轻松”的开玩笑?加之当时两岸政治生态,百姓生活之巨大差距,即使一句毫无恶意的玩笑,也可能引起对方之不愉快甚至误解。
时代变了,两岸从隔绝走向了交流,从封闭过渡到了开放,伴随着民间往来,经贸合作,相互的接触和理解亦在加深,彼此戒心少了,聚在一起都放松了不少,玩笑也开起来了。同时,通过开放门户让人进来看自己,自己也走出去看对方,互相知道了彼此的“家底”,自信心大增,承受“玩笑”的雅量也大增。这表明那些因为长时间隔离所造成的疏离感,防范感,不信任感正在逐渐减少。
然而,两岸民间的互信如果从更广泛和更基层的角度去看,依然不足,换言之,彼此之间的认识和了解依然有待深入。
且不谈两岸信息封锁,互相抹黑,诋毁了对方40年,迷惑、误导和“洗脑”了多少人?留下多少有待澄清的“笑话”和需要拨乱反正,重新正视的历史史实?仅论当今,大陆游客,特别是初次到访者,当陶醉在太平洋温熏的风中,惊呼“这里就是我们久违的‘民国’!”时,不少台湾人正无可奈何地摇头,叹着气说“台湾早已走出了民国,我们现在是多元化的民主社会。”
当不在少数的大陆人认为台湾什么都好,“和谐”得令他们无限向往和羡慕时,他们是否知道,或者想过老蒋时代的白色恐怖,是否知道一些台湾人对那个时代痛恨的至今仍无法释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