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秦淮川:谁造就了科学精英老龄化?

2013年02月17日09:04    来源:海外网    秦淮川    字号:
摘要:或者如专家所称有着特殊的历史因素,即“(由于)1955年评选了一次院士后就停止了,直到‘文革’以后的1980年,时隔25年后才进行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评选院士”。

从现实看,确有不少人在三四十岁的年龄出了成果,但他们很难当选院士,连候选院士的资格都没有,用王选的话说就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

春节期间,上海交大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侠在“科学网”发表博文《中国科学精英老龄化太严重》。一时间,关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已成“敬老院”之说引发各路学者争议。李侠根据“两院”官网数据制作图表,显示目前两院院士年龄峰值出现在七八旬之间,50岁以下院士比例很小。不少学界同行直指,代表中国科学精英的院士群体严重老龄化,出现了两院貌似“老人院”的状况。

表面看,科学精英之所以老龄化,不外乎是,这些人大器晚成,主要科学成就多出在晚年。或者如专家所称有着特殊的历史因素,即“(由于)1955年评选了一次院士后就停止了,直到‘文革’以后的1980年,时隔25年后才进行了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评选院士”。

如此阐释,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显然不是全部的理由。院士老龄化与按资排辈亦有关联。2005年,被誉为“当代毕昇”的两院院士、北大教授王选,在一次受访时直言:“自己38岁的时候,在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处在最前沿,但只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今年自己68岁,虽然3年前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离学科前沿更远了,现在靠虚名过日子。”这段话既可看作王选的低调和谦抑,也能看出他的“情绪”,为何他的研究在国内外处在最前沿时,却说话没有分量,等到“靠虚名过日子”了,已经65岁了却能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

据研究发现,16世纪科学家发表重要学术著作的平均年龄是50.1岁,而20世纪上半叶已降到了34.9岁,相当于提前了15年,21世纪和22世纪科学家发表著作的平均年龄预计为32.73岁和30.06岁。 按说,30多岁正是出成果的年龄,从现实看,确有不少人在三四十岁的年龄出了成果,但他们很难当选院士,连候选院士的资格都没有,用王选的话说就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

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40岁左右的院士不乏其人,而在我国找不到一名40岁的院士。统计显示,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平均年龄为61.5岁,这远远低于我国院士的平均年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不独院士的平均年龄较高,一些重要奖项得主的平均年龄也比较高,比如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的平均年龄是82岁,而2009-2011年诺奖得主的平均年龄是65岁。也许,单纯盯着年龄比较并没有太大意义,但如果沿袭论资排辈的旧习,则绝非好事。(来源:青年时报)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