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镇化所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环环相扣,过程繁衍复杂。如何发挥创意规划城市、推动产业建设以及完善社会福利都是重要环节,也是现今中国急需解答的难题。中国的城镇化起步较晚,这在城市建设方面虽享有后发优势,但一些地方政府对城镇化的理解仍存有偏差,中国需回归根本,探讨城镇化的含义,以免后发优势变成后发劣势。 |
【海外网2月17日报道】正经历领导层更替的中国,在中共十八大文件里提出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但推动社会转型,颠覆民众生活的城镇化并非只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城镇化所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环环相扣,过程繁衍复杂。如何发挥创意规划城市、推动产业建设以及完善社会福利都是重要环节,也是现今中国急需解答的难题。联合早报网2月17日发表文章,分析中国城镇化出路曲折的原因。
文章称,根据个人户籍和职业,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分为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公费医疗制度等种类。这些医保制度的报销标准各异,一般不允许异地报销。住在城市却因户口问题无法享受当地市民享有的福利,让大批收入不高的农民工很无奈。随着中国的城镇化推进,越来越多农民工进城,外来务工人员和城市居民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的待遇差距更是越来越突出。
城镇化率≠城镇化
城镇化最基本定义就是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它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并已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指标。截至去年,中国城镇化率达52.57%;换言之,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已住在城镇。中国国家统计局估计,以此迁徙速度推进,中国城镇化率到2020年可达60%,2030年可超过70%,赶上中等发达国家的城镇化水平。
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与政策学院副院长蓝志勇受访时就反问:“安置完了(农民工)就是城镇化了吗?”
蓝志勇说,城市化率只是统计意义上的数字,记录的是在城市里居住超过6个月的人口比例。真正的城镇化涵盖范围则更广泛,而即便只专注于农民变市民的问题,需要探讨的细节已不少。他说:“一个农村人要变成城市人,除了住下来,有居所、能上学,还需文化、心理、安全、归属感、行为方式的改变。这需要很长的时间。”
“市民化”进程影响城镇化质量
中国部分学者估计,如以“市民化”的人口比例作为城镇化标准,中国的城镇化率可能仅约35%至40%,远低于当局的统计。令学者担心的是,如果市民化进程不加快,不单无法真切落实城镇化,不同群体间的矛盾也将越来越尖锐。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受访时就说:“市民化进程的落后,体现在农民工同工不同酬等问题上。这是一种社会歧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却没有选举权,对城市发展也没有发言权,这是政治歧视。”另外,他说:“社会服务方面,农民工孩子不能上学也造成了留守儿童、夫妻分隔两地等严峻的社会问题。这都可能造成人们心理不平衡。”
文章说,人口转移、集中到城镇居住是城镇化的核心,但“如何转移,移到哪里”却是问题。目前,因地区产业发展不平均等因素,中国人口过度集中在沿海一线城市,中西部大部分省市则出现空巢现象。这不利于二三线的中小型城市发展。
另外,随着人口迁入城市,农村须相应进行转型,必须让农业朝先进化发展,以保障全中国13亿人口的粮食供应。
作者认为,产业发展是吸引劳动力的重要因素,支撑起城镇的发展,但中国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布严重失衡。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总量超过50%来自东部12个省市。虽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已推行一段时日,但成效还不明显,中西部发展依然落后。将人口分流到中小型城市,缓解一线城市压力的工作,因此难以达成。
而人口增多将给城镇的社会服务和管理增添压力。要让迁入城市的农民也能真正转为市民,社会服务与管理的质量需要不断提升与创新。同时,随着人口涌入,城市的土地与资源须更好地分配规划,确保空间布局与各项基础设施能满足居民需求,并且是可持续的。目前中国许多地方新城,房屋空置率很高,正是资源配置方法出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