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评论

曹鹏程:转作风切不可“松口气”【2】

2013年02月21日08:35        曹鹏程    字号:
摘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召开在即的全国两会正是又一次“大考”。可以预见,今年两会鲜花将更少、材料将更精简。

防范反复,须全社会形成合力

不过,就在党风政风在这个春节整体“小清新”同时,我们依然发现,一些干部“顶风作案”者有之,一些单位“避风头”心理有之;一些偏僻的县城乡村,仗着“天高皇帝远”依然我行我素,一些部门单位,潜伏卧底、改头换面、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依然存在;节后上班头一天仍有不少政府机关没人、或者人到心未到。而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纠风之难,更难在防止反复。

中国社会的庞大和组织链条的复杂,往往使得政策传达在神经末梢出现问题。它再次提醒我们:风起于上、俗成于下,但是,“上行”可以推动“下效”,却并不必然确保“下效”。改作风只有中央、地方“齐步走”,才能真正做到“一改到底”。

不可否认,改作风要深入还面临着一定的阻力。有些干部群众常有三种担忧:一忧不能长久,害怕上级要求逐渐放松后,故态复萌;二忧阳奉阴违,迫于风头有所收敛,但暗地里搞移花接木;三忧借机作秀,形式上穿旧衣、吃简餐,实际上惰政不改,该做的工作没做。现实不断地提醒,“反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敌人。改作风的新风虽未被过年冲淡,但“作风病”是慢性病,欲根治必须常抓不懈。

打赢改作风的持久战,还须进一步凝聚共识、促动全社会形成合力。在党的历史上,抓作风并非首次,那么这一回靠什么确保不会沦为“一阵风”?群众忧心“此风还能刮多久”,也不排除某些干部暗自揣测“龙卷风已过、和风细雨将归”的心态。社会各界皆须葆有忧患意识并形成合力,努力建立长效机制,从源头遏制住不良作风,让清风吹遍每一处暗角。

从这个意义上说,召开在即的全国两会正是又一次“大考”。可以预见,今年两会鲜花将更少、材料将更精简。但更重要的是,代表委员的审议讨论应更加务实有效,建言献策要挤出水分、拿出干货,实实在在地为治国理政贡献智慧,让改作风继续向纵深推进。

分享到:

(责编:吴杨)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