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家外交政策及其走向不取决于这个国家隔几年发表的各类白皮书和各式研究机构发表的研究报告,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国际社会对其外交政策接受、认可的程度。 |
阅读提示:比较苏联解体和中国这些年成功的经验分析,中国挫败国际反华势力图谋最关键的因素是,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有了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党的意志才能贯彻,四项基本原则才能得到确保。这是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从残酷的中国革命历程中总结出的,因而决不能淡忘的血写的治国经验和思想遗产。
国家外交政策及其走向不取决于这个国家隔几年发表的各类白皮书和各式研究机构发表的研究报告,而是取决于这个国家的政治结构和国际社会对其外交政策接受、认可的程度。
结构决定性质,外交同理。笔者试着从这个角度研究美国的外交政策并对其“战略东移”后可能的走向做出必要的判断。
希拉里推行的“战略东移”未“达标”
2010年1月12日,时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在夏威夷檀香山市杰斐逊纪念厅发表题为《亚洲的地区性架构:原则与重点》的演讲,向世界正式表达了美国外交“重返亚洲”的转向。但是,希拉里的“战略东移”政策并不表明美国外交转向符合美利坚民族利益,恰恰相反,它是一项单纯为华尔街国际资本谋利的外交选择。
2008年起美国出现次贷危机是美国在中东由军事失败导致的政治失控,及随之出现的伊朗、俄罗斯做出的减少美元结算石油政策导致的必然结果。美国经济问题不是生产而是金融即美元问题。对美元来说,因为美国缺乏实体生产及相应的民族工业能力,如果失去中东从而失去石油支撑,它就得另寻一笔类似苏联解体而释放出的巨量浮财以垫底。
美国白宫官僚“买办们”比照苏联解体的经验认为这笔浮财只可能来自中国,由此便有了希拉里的“战略东移”政策。但希拉里也面临着巨大风险,由于中东失控,历史留给美元的时间非常有限,华尔街留给希拉里兑现承诺的时间也不会太长,如果在短期内不能搞垮中国,那“战略东移”就只能是希拉里的一场短暂的春梦。
“天安舰”事件前后,希拉里青睐的“颜色革命”运动在北非势如破竹,可在中国却碰了壁。美国在东海举行了一连串军演,高调宣布要将60%的海外军事力量“移师亚太”,希拉里也焦急且一厢情愿地翘盼中国“一枝‘茉莉’出墙来”。
可几年下来,希拉里一无所获。中国挺过来了,可美元却撑不住了,随之而来的是希拉里下台。希拉里下台意味着她极力推行的“战略东移”没有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不达标,自然就要走人。
“颜色革命”运动在北非势如破竹,可在中国却碰了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