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张茉楠:警惕中国实体经济被金融“挤出”

2013年08月20日08:16|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当前,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以及对实体经济的“挤出”在中国尤为严重。

当前,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背离,以及对实体经济的“挤出”在中国尤为严重。其直接表现就是货币金融投放大量增加,但资金利用效率却大大降低。

今年一季度以来,不断攀升的社会融资总量以及表外融资、债券融资的大幅增长,与持续下行的经济增速和宏观经济产出形成了极大的反差和背离,释放出来的货币并未进入实体经济,多半是在金融和虚拟经济内循环。

相反,反映实体经济的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以及商业流通数据都比较疲弱。一方面,实体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下降,周转率降低,基础资产的平均收益率趋于下降,风险上升;而另一方面由于实体经济下滑,债务比率上升,银行隐性不良资产风险也开始抬头,“金融热、实体冷”所导致的金融空转,以及流动性自我循环和膨胀蕴含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面对如此困境,国家适时出台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十条”,但问题在于,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困顿期”,长期以来赖以高增长的要素基础和国际大环境正在发生趋势性改变,这对于依赖“成本驱动”以及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的中国经济而言,利润空间自然越来越小。

近两年,中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利润回报的鸿沟明显。银行业利润过高,且对管制性利差依赖性较大,提高了企业的融资和借贷成本,导致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挤出效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银行业营业利润率达到了39.1%,是工业行业利润率的4-5倍。金融房地产投机回报比企业经营回报还高,甚至可达到实体经济的10倍以上。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房地产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资产抵押工具和融资工具。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一路高歌猛进,房价持续大幅飙升,房地产与实体部门的利润率之差,进一步对实体经济产生挤出效应。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同比增长20.3%,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但制造业投资自2012年起却持续下滑,形成地产投资加速扩张与制造业投资下滑的明显背离。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政府失灵”的效应进一步凸显。地方政府的政策性补贴,扭曲了要素市场价格,压低投资成本,体制上的根本性弊端扭曲了地方政府和企业投资行为,大量增量资金投向投资驱动型领域,造成了普遍性的结构性产生过剩和投资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实体经济基础不牢,且金融利润远远超过实体利润,金融资本就会对产业资本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实体经济的进一步萎缩,“金融膨胀、实体萎缩”情况就会愈发严重。

因此,未来经济政策的侧重点应是“做强实体经济,做实虚拟经济”。再实体化必须解决结构性产能过剩,提高投资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降低宏观税负,让实体经济有比较高的资本回报率,那些错配的资金才可能更快回归到实体经济部门。

(张茉楠,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副主任,海外网专栏作者)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邹雅婷、牛宁)

分享到:

金融危机,实体经济,拉齐奥,主帅,球迷,球队,尤文图斯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