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金泽刚:张维迎教授的“理大于法”论献疑【2】

2013年08月28日11:22|来源:东方早报|字号:

摘要:在近日于合肥举办的“2013年中国企业家论坛夏季高峰会”上,作为经济学家的张维迎教授从经济学的视角讨论经济犯罪问题,但“理大于法”等结论仍有必要加以商榷。

  当然,张教授也提出了一些颇有启发性的论断,如:“政府制定的律法必须符合良知,符合天理!任何违反天理(自然法)的立法都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法律,只能被称为‘恶法’”,“法治首先是‘理治’”,“当法律不符合天理时,当你不得不在良知和律法之间挣扎的时候,你应该选择站在天理的一边”,“无法无天不是一个好社会,有法无天也还不是一个好社会”。

  但是,还是那句话:天是什么?理在哪儿?在这里,张教授强调“善法之治”无疑是对的。法治社会固然要以法律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为前提,但这种合理性和正当性应该以看得见的正义来实现,这不正是我们的法律在孜孜以求的吗?

  最后,在论及法官执法时,张教授有一个隐含的意思是,遇到合理但不合法,或者合法但不合理的两难选择时,都应坚持理大于法。他认为,“对法官的基本要求不是仁慈,而是正义”,“对法官来说,良知比法律更重要,没有良知的法官比不懂法律的法官更可怕”。

  实际上,法官当然应该讲良知,选拔法官须德才兼备。但在长期实行成文法,坚持罪刑法定、罪刑相适应原则的我国,仅凭良知办案,犹如盲人摸象,如何能把握案件的实体真实,又如何能实现程序正义?马克思说过,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事实证明,不懂法的法官和没有良知的法官都是可怕的。懂法和有良知,是法官的基本品格,二者缺一不可。

  看来,张维迎教授对于天理与法和道德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澄清。否则,其“理大于法”的论断只是听起来很美。(金泽刚 同济大学法学院教授)

    (原标题:张维迎教授的“理大于法”论献疑)

(责编:浩轩、牛宁)

分享到:

许霆,涉案,立案,状告,银行工作人员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嫖客称得知卖淫女未成年倍感痛心 助其脱困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