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2日08:07|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各地“打谣”行动成果不菲,但借着净化网络、打击网谣的行动,搞如此大面积的“平反”,让人实在感到太不靠谱。 |
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官方微博“山东环境”1日发布消息称,时至今日,网传“高压泵深井排污”所有举报无一属实,将会公布春节以来受"高压泵深井排污"冤枉的企业名单、被迫停产的企业名单以及被"挖地三尺"的企业名单。(9月1日人民网)
各地“打谣”行动成果不菲,武汉警方目前查获号称“中国最大的网络推广网站”的特大网络造谣传谣团伙,该团伙被曝参与炒作“高压泵地下排污”等10余起重大事件,山东正是当初被聚焦的“重灾区”。而山东环保部门一直表示,未查出网络、媒体爆料的地下排污行为。如今迅速作出回应,高调宣布将公布被“冤枉”企业名单,实事求是的态度无疑值得肯定。
不过,让人倍感狐疑和蹊跷的是,网络造谣、炒作或敲诈是一回事,具体的环保执法又是一回事,那么这些“冤案”到底是如何制造的?难道当地环保部门不管事实如何,就依据网络举报对相关企业进行处理吗?假如没有此次大声势的“打谣”行动,也没有挖掘涉嫌炮制“地下排污”事件的网谣团伙,是不是意味着这些企业将继续“蒙冤”?
“山东环境”披露,春节以来,山东环保收到的每一份具备调查条件的举报以及查处结果,都在山东环境网站进行了公开,时至今日所有举报无一例属实。既然调查结果认定不属实,何来“冤枉”一说?既然查证不存在被举报“高压泵深井排污”行为,这些企业怎么会被迫停产的?而在环保执法普遍显得疲弱的现实生态下,山东环保竟然会有这么多的企业被“蒙冤”执法?想必很多人都会觉得难以置信。
作为执法部门,当然既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也要做到知错必改、错案必纠。但借着净化网络、打击网谣的行动,搞如此大面积的“平反”,让人实在感到太不靠谱,有沽名钓誉之嫌。不然,山东环保就真该检讨自己的执法机制和作风了,而不能把责任都推给“网谣”。
(责编:浩轩)
排污,网谣 排污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