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03日13:11|来源:海外网|字号:
日前,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刊载文章称,美国国防部官员分析预测,中国海军有望在2014年实现其新型战略导弹核潜艇的首次远航。
无论消息是否属实,中国核潜艇的研究和发展确实在短短数十年内突破不少难关,取得不少成就。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首艘攻击性鱼类核潜艇“长征一号”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然而入列后的8年内,核潜艇编队却面临“有艇无弹”的困局。潜力导弹水下发射面临很多困难,还存在导弹落下来砸毁潜艇的危险。为了克服这一风险,设计团队研究先在陆地上发射。
时任潜地导弹总设计师黄纬禄在接受黑龙江电视台采访时解释道:“因为只有把模型弹在潜艇上打好了,才可以保证我们发射导弹的方式是正确的,才敢于把真的导弹放在潜艇上发射。”
1982年10月12日,潜地导弹首先选择在渤海海域的常规潜艇上成功发射,标志中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拥有二次战略核打击能力的国家。
国防大学教授张召忠少将指出,拥有核武器的二次打击能力指的是陆基的洲际弹道导弹被摧毁后,仍然具有海上的核打击能力。陆基导弹被摧毁后,一般还有两种方式进行核打击:一是核潜艇发射导弹,另一种是把原子弹、导弹装在战略轰炸机上。核潜艇因为在水下隐蔽,很难被发现,威胁很大。而中国核潜艇的发展,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让国际知道我们具有这样的核武器,对于维护中国的和平和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8年4月,为了检验核潜艇在深海的抗压性能,需要进行深潜试验。深潜试验风险性大,20世纪60年代,美国王牌核潜艇在下潜不到200米时发生事故,129人葬身海底。参试人员甚至给家人留了遗书。
![]() |
(责编:牛宁)
导弹发射管 潜射导弹 磁流体 弹道导弹核潜艇 中国海军 战略导弹核潜艇 新型核潜艇 无人水下航行器 抗压性能 ADCAP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