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人民日报:刹住“不落腰包的腐败”

2013年09月10日08:16|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摘要:刹住“摆阔”心态,当务之急是认真查摆和整改,力戒奢华的行为准则。另外还要完善财务预算约束和社会监督机制,让公款挥霍无法报、无处藏。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在查摆问题时有一个现象:反思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问题多,剖析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问题少。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在现实中不突出吗?恰恰相反。从大量的读者来信、网友邮件来看,群众对后“两风”尤为痛恨,大力惩治的呼声强烈。特别是不少享乐奢靡之举,常常打着“工作需要”的幌子,往往借口“没进自己腰包就不是腐败”,听起来冠冕堂皇,实际上是自欺欺人。

扫除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除了认真照镜子、洗洗澡、严剖析之外,恐怕还需要正视群众的呼声,认真梳理各种借工作之名、行享乐之事的现象,坚决肃清随波逐流、自堕奢靡的思想。若放任这些问题,干部与腐败就只有一线之隔。

张有志——“畸形之礼”亟须抛弃

一些干部总有这样的感觉:上级领导来检查,不招待一下,不多敬几杯酒,不送点小礼物,于“礼”不合,不妥。如果拒绝这些“礼”,便会被认作是不懂礼貌、不近人情,就得不到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下一步工作也很难顺利开展。

这种“礼”文化,让干部非常尴尬却又无可奈何。于是就有了“鲍鱼饭局吃得累、做梦都想喝小米汤”的官场怪相。我们不禁质疑,这个“礼”是真“礼”吗?自古君子之交淡如水,舍小利而成大义。以“礼”之名胡塞乱花公帑,属于望文生义曲解“礼”,表面衣冠楚楚,实则虚情假意,相互利用,借吃喝玩乐来满足一己之私。

“礼”文化在传承中走了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难以一朝一夕改正,但这并不意味着行礼送礼之风无药可治。关键是要激浊扬清,不逾底线,重新树立起遵法守纪的行政文化和清白朴素的交往礼仪。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付诸努力,定可以戒除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背后的金钱文化和面子礼仪。

(责编:张婷)

分享到:

反腐,礼,奢靡之风,腐败,黑洞,享乐主义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山西男童挖眼案7细节被忽略 目击证人去向成谜

揭秘:戴笠死后女秘书为何被秘密处决?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桂林一学校附近发生爆炸 已致1死20多人伤

沪自贸区或试水人民币自由兑换 专家:需谨慎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