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1日08:58|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字号:
摘要:坚持艺术真实、注入真挚浓郁的情感,主旋律电影就可以好看,就可以感人。 |
近日,笔者受邀参加一中学生集体观影活动,看一部讲述抗战故事的主旋律电影《兰亭》。十几岁的孩子喜不喜欢看?能不能看进去?行前,笔者是存疑的。但是观影结束,偌大的阶梯教室沉寂数秒,然后响起热烈的掌声,一些学生的脸上泪痕斑斑。笔者的疑虑被打消了。
近年来,一些人将“主旋律”与“不好看”“说教”“缺乏艺术性”挂钩,不少成年人对主旋律影片心怀排斥。当然,我们需要正视,一些主旋律电影的确存在主题观念化、人物脸谱化、叙事模式化、台词口号化、思想空洞化等缺陷。久而久之,这类电影逐渐偏离艺术本身,沦为简单的宣教文本。观众不喜欢看,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刻板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兰亭》为何让中学生们沉寂,让他们潸然泪下?笔者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对电影艺术本身的回归。这部影片没有国共两党携手抗战的宏大叙事,没有潜伏特工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悬疑跌宕,更没有“抗日神剧”的“离奇”和“狗血”。影片讲述了一个懵懂青年由逃避战争到投身抗日、最后殉国的故事,再现了战争的残酷、献身的壮烈,以其强烈的真实性感人至深。
艺术真实性,是艺术作品美和善的前提,是艺术作品应具备的品格和生命力的保障,也是其艺术职能有效发挥的基础。具体到电影,不管是什么类型,观众只有先相信内容的真实性,然后才能接受其蕴含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不少主旋律电影,观众看后总不禁发问:这是真的吗?在观众对真实性产生质疑的那一刻,艺术价值的基础已经坍塌,不管故事多好、制作多精美、明星多大牌,观众都无法完成审美体验。
需要指出的是,主旋律电影保有艺术真实,并非要照搬生活现象和历史故事,也不是排斥艺术想象和虚构。衡量其成功与否的标准,是艺术形象与社会生活内在规律是否实现了高度吻合。而能否从生活真实达到艺术真实,取决于艺术家是否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娴熟的艺术技巧。
令笔者感触颇深的还有一点,在《兰亭》中,一对革命情侣就义前,并未高呼口号,而是回忆起两人相处时的点滴往事,此情此景令人潸然泪下。这样的处理方式,更让观众对革命者心生无限敬意。观影既是一次审美体验,也是一次情感体验,只有在审美和情感上让观众获得双重愉悦,才能深入观众内心,进而达到传播核心价值观和主流审美观的目的。
坚持艺术真实、注入真挚浓郁的情感,主旋律电影就可以好看,就可以感人——《兰亭》的成功印证了这一点。(韩业庭)
(责编:张婷)
艺术,电影,主旋律电影,兰亭,主旋律,艺术作品,神剧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