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1日08:18|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社会特质和文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对于世界文明也是一种贡献。 |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论述了“中国特色”的历史起源和现实条件。他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这样的政治论断是有学术支撑和经验支持的。以下笔者将分别从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三方面论述中国道路的正当性。
首先是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在政治科学中,文化问题或政治文化问题对政府和政治发展十分重要,特别是在文化历史传统悠久的国家。比较经验证明,文化历史太悠久的国家,变革总是不易;文化积淀太悠久的国家,革新更是不易。中国是兼具了这两方面的国家,可以预见,怎样变革将会是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西方的民主发展经验表明,民主与共识的观念密切相关。以笔者之见,中国产生共识的传统与西方社会完全相反。在中国,产生共识的方式是道德的和政治的,而非法治的方式。不同于西方的政教分离传统,中国传统社会是“内圣外王”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社会中的政治领袖,不但有政治责任,而且还有道德责任,不但是政治领袖,还是道德领袖。总之,中国文化中没有民主这个观念。在西方民主观念尚未传入中国以前,中国有的是“民为贵”的思想。但是,如果民主意味着“民有、民治、民享”的话,“民为贵”只与民享观念兼容,与民有、民治观念都是冲突的。这与美国杜克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史天健教授做的一个关于“中国人的民主价值观”的实证研究报告结论一致:中国老百姓对民主的定义和西方对民主的定义不一样,中国人想要民主,但中国老百姓想要的民主更符合孔孟的民本思想,而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尽管他们用“民主”这个字眼来形容他们的理想。换句话说,中国老百姓要的民主是一种“民本主义”。政府的合法性主要在于其政策的优劣,怎么得到的权力并不是非常重要。
由此可见,政治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必须在本国特定的文化条件和文化传统下进行,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作为支撑。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在西方社会可以运作的机制,到中国社会和文化中来,可能不行。因此,发展出一套适合中国社会特质和文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对于世界文明也是一种贡献。
其次是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复兴梦。最近,研究中国的两位学者奥维尔·斯科勒(Orville Schell)和鲁乐汉(John Delury)合著了一部优秀的著作——《财富与实力》。他们阐释了中国近现代的伟大思想家们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最后他们得出结论,“中国近现代所有思想家的著述中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如何让在19世纪外强入侵、内部衰落的中国重新富强起来。”
可以说,在这个漫长的中国道路探索过程中,中国实行过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国家主义、苏联模式等,然而这些道路都没有经受住历史的检验,都没有引领中国实现富强复兴的伟大愿景,进而被丢弃在历史的故纸堆里。当前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是经过不断的比较、发展和检验,而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找到了中国发展比较适当的模式。尤其是近三十年的中国发展,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上的地位提高到空前的地位。要知道,历史上,国家衰弱首当其冲的是这个国家的人民。或许,只有在中国近两个世纪艰难困苦历程中跌打滚爬过的人,才明白中华民族的强大、复兴意味着什么。
最后是中国民族多、疆域大、人口多、资源少等独特的基本国情。这意味着,实行民族自决,很可能造成国家分裂和社会动荡。须知,历史上,美国为了国家的南北统一都不惜一战,何况中国这样一个自古追求统一的古老国度!中国最明显的一个地理特征,便是超大社会,包括地域和人口,因此,在这样一个大国里,治理的难度和复杂程度难以想象。
此外,中国人口多资源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走西方的现代化模式道路,中国无法满足诸如美国中产阶级那样的消费观。坦白讲,目前中国民众的民主认知观和民主心理不够成熟,一旦放开搞选举民主,最后遭殃的很可能是中国民众本身,因为中国经不起民粹主义和空头支票的折腾。
当然,中国的确存在局部的腐败、利益固化、任人唯亲等现象,但这些现象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退一步讲,即使是成熟的西方国家也不同程度存在以上这些问题。
中国道路、中国梦,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现状起源。人类的文明模式是多元的而非单向的,世界各国应有让不同文明模式诞生并发展的包容和雅量,而不仅仅是诉诸意识形态。
(张广昭,海外网专栏作者)
相关阅读:
海外网评论频道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海外网(www.haiwainet.cn),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编:邹雅婷)
中国道路,习近平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