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10日23:15|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大陆某智能手机公司首次对外公开其手机操作系统的WIFI(无线网)密码分享功能后,很快又在争议声中宣布停止。该公司已销毁服务器上存储的所有用户分享的WIFI密码约32万个。 |
大陆某智能手机公司首次对外公开其手机操作系统的WIFI(无线网)密码分享功能后,很快又在争议声中宣布停止。该公司7日表示,已销毁服务器上存储的所有用户分享的WIFI密码约32万个。
众所周知,WIFI已成为智能手机使用者难以割舍的“情怀”,许多年轻人甚至患上了“WIFI依赖症”——每到一个地方都首先要举着手机搜寻网络。此语境下,“WIFI密码分享”已经成为该品牌手机的一块招牌,不少用户享受并陶醉于这种看似道德与法律边界都模糊不清的“偷盗”行为。
目前中国手机上网人数已超过4.2亿,有预测称,在2013年底可能会达7.21亿。这预示着手机及WIFI已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媒体时代,其功能甚至不比纸媒、电视和宽带弱。面对这样一个新兴的媒体时代,如果公共服务跟不上时代发展,则“蹭网”显然就会成为需要。
关于WIFI网络,公共服务确实严重不到位。一者,手机运营商提供的流量既昂贵,速度又慢,就算是有地方开通了无限局域网,也不如盗取邻居家无线网络的密码来得方便;二者,政府投入严重不足,现在一些城市尤其是旅游城市都在说建设“城市公共WIFI”服务,可到现在为止,大陆只有杭州建成了免费WIFI网络,而即便是在杭州,也存在范围小、速度慢、信号差等现象。免费WIFI的稀缺,既与手机通讯运营商的服务品质差有关,也与政府公共服务跟不上时代潮流有关。
然而,公共服务差,并不是共享WIFI密码的充分理由。“蹭网”在本质上是一种侵权行为。即便“蹭网”这种行为,对于某些使用者而言,意味着得到了一个非常大的实惠,并且似乎对别人的生活也没有明显影响,也不能否认“密码分享”侵占别人私人空间的事实。首先,免费WIFI并非是“一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的问题,盗取了别人的WIFI密码,就意味着侵占了别人的资源通道,会让人家的上网速度变得更慢;其次,多数建了无数局域网的饭店、宾馆,都是花钱购买的业务,“蹭网”行为也便成为名副其实的“偷盗”;第三,密码是非常个人的东西,这可能涉嫌安全和隐私方面的问题。因此,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法律上,“蹭网”行为都是站不住脚的。
及时叫停“WIFI密码分享”服务,是企业对于自己行为错误的正确反思和价值回归。在法治社会中,该企业没有因此惹上官司并全身而退实属侥幸。这件事的启示是:私人空间有边界,私人权益应当受到法律保护。
“蹭网”时代的终结,对该品牌手机用户而言虽然大有不便,但这是现代社会的理性回归。另外,也期盼手机通讯运营商能够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费用,提高速度;同时,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够建设完全免费的、品质高超的WIFI网络,提高城市吸引力,提高城市魅力和品牌价值,让更多的市民享受手机冲浪带来的便捷和快感。
(作者系大陆教师)
(责编:张婷)
WIFI,WIFI,蹭网,权利边界,时代潮流,偷盗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