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刘雪松:崔永元方舟子对掐,缺位的裁判何在

2013年09月12日07:10|来源:钱江晚报|字号:

摘要:两个名人互掐时各自以“白痴”问候,既伤了和气,又伤了科学。

方舟子和谁对掐,谁都很难占上风。比如这几天,他与崔永元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论战,方舟子面对质疑,上来就一剑封喉,“你当然可以选择不吃,但是不要传谣”,“你上过几节生物课”?“我做科普的资格还要一个主持人来认定”?

这几年网络对掐名声大于科普本身的方舟子,显然经验丰富,攻势凌厉。“传谣”是个敏感的帽子,搁哪个大V头上都会重如泰山压顶。至于崔永元的主持人身份,方舟子更是将他排斥在了科普话语权之外。

电视话筒前从智如流的崔永元,在与历经掐场、掐功深厚的方舟子辩论中,几乎一上场就没占到上风。至于相互过招到了以“白痴”问候的地步,双方都已经顾不上斯文了。

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堂堂中国,转基因食品究竟能不能吃从未有过定论,科普作家方舟子拉20多名“方粉”以身试吃转基因玉米,试图达到“创造条件让国人可以天天吃转基因食品”的科普效果,既难为了方舟子和他的粉丝们,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崔永元跳出来质疑方舟子的“科学”到底科学不科学,显然是对这个没有定论的世界性难题,被方舟子在新媒体平台上驾驭着话语权,表现出不安和焦虑。进一步延伸说,是担心对“转基因”概念不明真相的网民,被方舟子科普作家的身份所误导。

转基因食品这么严肃的命题,让两位名人互掐,旁观者凭个人感觉、凭“良心”直觉来决定赞同谁反对谁,决定吃还是不吃,看起来是个荒谬的闹剧,其实也有着积极意义的一面:虽然永远不能指望两位名人会掐出个谁对谁错的结论,但客观上引起了更多的人来关注转基因食品这个事关全民健康、事关中国粮食生产与发展所面临的要不要转型等现实问题。可谓是名人操了科学家的心,百姓操了政府的心。

但是,转基因食品这个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的争议话题,之所以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谈“转”色变的恐慌,正是因为没有达成科学的结论和共识。也就是说,目前既没有结论表明人类食用转基因食品一定具有危害,但也没有结论表明它没有危害。因此,谨慎看待转基因食品,在眼下便是一种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倘若因为谁的身份更接近科学研究,就放任其散布个人主观的判断,那么,所谓科普,便容易沦为一种本身对科学不尊重的行为。

科普是建立在科学定论的基础之上的行为。崔永元与方舟子之间的这场论战,本应发生在科学家以据相辩的实验室里,发生在政府决策的会议桌上,甚至发生在讨论立法的文本之中,唯一不能发生的就是以科普的名义以身试吃的乱象。无论是两个名人的论战,还是两拨粉丝的口水仗,都无法从中得出转基因食品安全是与非的准确答案。对人类、对科学,真正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是,以政府的名义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在探索中谨慎,在谨慎中规范,管控好涉及转基因食品安全的话筒,绝不能扔给社会,比谁的嗓门大,比谁的学历更接近专业。

两个名人互掐时各自以“白痴”问候,既伤了和气,又伤了科学。政府至少在转基因食品究竟是能吃或者不能吃的话语权上,应该拿出负责任的态度来,作出谨慎的规范和限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全为天。吃得安全,是百姓天外之天的大事,政府放任不得。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方舟子,转基因食品,崔永元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母亲为培养女儿独立性 13年来谎称自己不是亲妈

宋美龄在美曾红杏出墙?蒋介石愤怒带兵捉奸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猜你喜欢>

山西煤炭救市见效 煤老板携出逃资本返乡

房租上涨势头不减 北漂不堪压力逃离北京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