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吴平:网络有风险,发言须谨慎

2013年09月17日06:40|来源:正义网-检察日报|字号:

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91亿,互联网事实上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8月底,长期在网上造谣、传谣的秦志晖(网名“秦火火”)、杨秀宇(网名“立二拆四”)被刑拘,引起社会上对网络言论尺度的广泛讨论与思考。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公布,引起社会上很大反响。为此记者采访了多位互联网法律专家,就此次《解释》对广大网民的网络行为、尤其是网络言论带来的影响进行解读。

将网络空间全面纳入公共空间管理

在《解释》发布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发言人孙军工表示:“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网络秩序也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民事诉讼、知识产权诉讼中,虚拟的网络空间中的恶意侵权行为很早就被作为公共空间来处理。这次《解释》是在刑法体系上,将网络空间正式纳入到公共空间进行规范。”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将网络空间引入到公共领域事实上是近几年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管理的一大趋势。2010年,时任工信部部长的李毅中在《当前经济形势的几个热点问题》的经济形势报告中提及“网络安全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目前相关部门正研究实施手机、网络实名制”。其后,手机卡实名制、固定电话实名制等措施陆续开始实施。

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其后微博等互联网服务开始提供“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登记要求。

“应该注意到尽管实名制在中国互联网中已经有了一定推进,但在网络的实际操作中,电信运营商、银行、互联网网站等对于实名制的执行都是打折扣的,网民与自然人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这就涉及到居民身份证法的修改以及提高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审查、比对身份信息的义务要求。”在国内首次提出“网络公共安全”理论的亚太网络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刘德良告诉记者。

刘德良认为:“从目前互联网的现实来看,网络空间与刑法中的公共场所还是有所不同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恶意传播互联网木马、病毒、侵入计算机系统、盗取网银等互联网行为,其社会影响之广已严重威胁到公共利益,早已是刑法规范范围。而对于一些并没有侵害到公共利益的网络行为,违法与犯罪之间的界限是要严格明确的。”

浏览五千次、转发五百次入罪应看“实际”情况

在《解释》中,引起社会最广泛讨论的莫过于第二条第一种情形:“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针对何为“实际”被点击、浏览、被转发,赵占领认为:“从《解释》来看,5000次、500次暗含的意思主要是指5000人次、500人次的有效传播。同时,点击、浏览、转发主要指的是网络中网页、微博、QQ空间中的行为。”针对一些网友所说的QQ群内浏览是否也被归在其中,赵占领表示QQ群中的信息交互较多,很难说被所有群成员有效浏览。

赵占领同时指出:“在现实网络中,由于网吧IP存在多人使用、僵尸粉、软件自动转发等问题,网站统计数据500次、5000次很可能不是有效的传播次数。此外,这个标准对于中国庞大的网民数量来说,还是稍显过低。”

刘德良也赞同上述观点,并指出:“次数是可以伪造的,显示的次数与实际情况可能存在重大差距。”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网络名誉侵权,网络行为,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最帅女汉子邢雅晨似韩国花美男 海量私照曝光

王菲李亚鹏离婚 细数劳燕分飞的明星夫妻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