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徐娟:自制月饼的多重价值回归

2013年09月18日09:59|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字号:

与今年中秋月饼市场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制月饼的火爆,一些市民将自制手工月饼作为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记者来到青岛市民蔺女士家中,看到她家桌子上摆满了制作月饼的模具、原料等,她和朋友琛女士一天下来制作出来的月饼就有300多个。有时蔺女士还会通过QQ将制作月饼的技术传授给群里的朋友。(9月17日《青岛早报》)

最近媒体报道了不少自制月饼的新闻。说到自制月饼至少有二个好处,一是干净卫生,质量有保证;二是价廉物美,少花冤枉钱。但仅仅从这两方面来认识自制月饼的意义还远远不够,在这背后其实是多重价值的回归。

自制月饼是清风的回归。8月22日,中纪委强调要坚决刹住中秋节、国庆节公款送月饼送节礼、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费等不正之风;9月15日,中纪委再次在《新闻联播》等主流媒体公布举报方式,严厉打击利用公款送月饼等不法行为。不到一个月中纪委二次重拳出击,在高压态势下,明目张胆送节礼现象大为减少。不少地方出现自制月饼走俏,表明公众对社会清风正气的期盼和支持,让人如沐清风。

自制月饼是真情的回归。吃月饼本是传统习俗,但很长一段时间来,月饼的功能却异化了,主要不在“吃”而在“送”,正所谓“吃月饼的不买,买月饼的不吃”。那些包装精美、外表豪华、动辄上百上千的月饼,普通老百姓很难买不起,然而却常常供不应求,原因就在于一些人买来打通关系,用于“联络感情,增进友谊”。送出和收受这种变了味的、不再传递亲情友情的月饼,还剩下多少真情?自制月饼表达的是浓浓的祝福和思念,这种真情流露是多么豪华的月饼也达不到的。

自制月饼是文化的回归。在我国的民俗中,中秋和端午、春节合称“三大节”,自制月饼营造了深厚的节日氛围,是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回归。现在,这些传统习俗被众多的80后、90后逐步淡忘,若有若无地存在着。长期以来,“洋节日”对传统节日的挑战话题一直争论不休。市民自制月饼走俏提醒我们,应该依靠传统方式让传统节日复活,应该学会并且记住自己的节日。再进一步讲,虽然你可能没有条件去亲手制作月饼,但起码要知道我们先人设立这个节日蕴含着对团圆的期盼;虽然你可能不能参加各种庆祝中秋的活动,但起码可以与孩子一道重温一下中秋祭月的典故;虽然你可能还要外出旅游或者节日加班,但起码可以抽时间多和家人聚聚,哪怕只是中秋节的一顿团圆饭。(徐娟)

(责编:邹雅婷)

分享到:

月饼,送节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杨惠妍相隔5年再次成为中国女首富(图)

大陆领队谈阿里山打人:寒心被北京同胞丢石子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南京公交斑马线礼让 将路权优先还行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