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22日08:18|来源:海外网|字号:
低空掠海
低空、超低空突防,是对敌实施打击的有效手段。
那天,该团大队长马瑞凯与领航主任罗静驾机升空,进入东海某海域,试飞海上低空课目。1000米、800米、600米……当飞到 米时,马瑞凯觉得自己陷入一个巨大的黑洞中,飞机一边倾斜一边往里扎,四周的海水似乎就要溅到飞机。马瑞凯立即调整状态暗自鼓劲:“相信仪表,相信自己!”数分钟后,错觉慢慢消失。
这次飞行产生的黑洞错觉,给飞行员带来了心理压力。一时间,训练停在了十字路口。
“飞行是只属于强者的事业,如果自己都战胜不了,如何在海天战场上战胜敌人?”团长代长虹态度坚决,超低空掠海飞行这块硬骨头必须“啃”下来。
马瑞凯和罗静将飞行体会写出来,与其他飞行员一起交流。团里围绕海上超低空飞行易迷航、产生错觉等问题,进一步完善特情处置预案。训练海区由浅海到深海,由熟悉到陌生;训练难度由单机超低空飞行到双机编队超低空飞行,逐步加大。不到1个月,全团就普及了海上超低空训练,成为名副其实的“浪上飞”。
一次,该团奉命突击“敌”岛屿。全副武装的战机冒雨起飞。原定2000米高度汇合,可飞机爬升到5800米还未出云。
机群时而快速爬升,绕过浓积云;时而保持仪表飞行,飞过低能见度。抵近目标区,在大片云层干扰的情况下,成功对“敌”岛屿实施打击。
![]() | ![]() |
(责编:宋胜男)
超低空飞行 战机 歼10 兵实弹 领航主任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