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23日08:57|来源:海外网|字号:
摘要:既然中国如此重要,为何“中国话题”却缺席大选?从德国的角度看,这要归功于其对华政策的长期积累与不断成熟,以至德国社会如今已对此形成了某种不言自明的共识。 |
9月的德国有两件热闹事,一是将于22日闭幕的法兰克福国际车展,二是于同一天举行的德国联邦议院选举。然而,颇具意味的是,车展上,从举办方到参展商都大谈中国的重要性;而在大选中,“中国话题”却难觅踪影。
既然中国如此重要,为何“中国话题”却缺席大选?从德国的角度看,这要归功于其对华政策的长期积累与不断成熟,以至德国社会如今已对此形成了某种不言自明的共识。
一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在于如何定义双方的关系,德国正式提出对华政策是在两德统一之后。1993年,德国总理科尔访华,随后提出德国应从中国巨大 的发展潜力中获益,“不断拓展相互受益的实质性伙伴关系”。两年后,这一纲领成为欧盟对华政策的蓝本。科尔的继任者施罗德继续深化这一方针,他多次访华, 积极推动双方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
现任总理默克尔上任以来,大力助推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并且加强了共同解决国际事务的合作,德国对华政策在不断延续中变得更加深刻而稳固。尤其是 在应对全球金融风暴与欧债危机的实践中,德国良好地利用、而非对抗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市场与机遇。今年,德国政府更积极推动中国和欧盟解决光伏和无线通信 设备“双反”争端。
德国对华政策的成熟还体现在如何看待双方的差异与竞争。早在上世纪90年代,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在论述德国外交政策时曾为此定调:“我 们正面对一个不同视角相互碰撞的政治新时期……一个国家越独立,就越能发现并追求其自身的价值与身份认同。”
![]() |
(责编:宋胜男)
中国的外交政策 腹黑 中国东海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