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09月25日08:56|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字号:
教师节余温未了,各地却陆续发生了令师生关系稍显紧张的事件:广东某高校新生开学接到学校的一份“自杀免责书”;福建某初中学生不满老师教课方法,而集体“弹劾”老师;江西某高中高三学生杀害班主任……这些新闻一时之间涌入公众视野,人们不禁痛心发问:是什么让师生关系变得如此紧张?
学生为什么会“弹劾老师”呢?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教学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学生集体“弹劾”老师,是一种越过教与学界限的不理性做法;而学生之所以越界,则是因为学校不重视学生的反馈,师生之间没有沟通渠道。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学校是教学的主导方和管理者,教师被视为知识权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被动和客体的地位。但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日趋多元,对学校的规定和教师的教学只听不问、绝对服从的现象越来越少,学生开始勇于表达自己对学校教学和管理的意见。其实,主动表达意见是学生具有思辨能力的体现,但当表达渠道堵塞,管理趋向强制时,未成年人未经理性引导的诉求便会走向极端。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让学生由“弹劾老师”变为“和老师谈”。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良好的沟通能够使师生关系保持平衡。然而,有调查显示,三成大学生整年“师生零交流”,师生之间感情淡薄。这大抵是因为以往的师生关系多以情感来维系,而在升学压力增大、大学扩招的社会背景下,师生间的这条情感关联,不足以承载学生的多元反馈。
鼓励学生“和老师谈”还有一个更好的方式——建立起长效沟通机制。在高校中,有的学校探索“校领导午餐会”,师生在平等交流中反馈意见。一些学校和教师还积极运用社交网络与学生沟通,学生若有问题和困扰,只需要“@”他们,就可随时随地进行师生交流。高等教育的这些经验也应为基础教育所借鉴。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会在教师的诲人不倦中产生,也会在学生的尊师重道中产生,更应当在理性的沟通中产生。当师生关系纳入长效轨道时,和谐的师生情将会变为一股源源不断的清泉,支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陈雪)
(责编:张婷)
教育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