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堂吉伟德:管好景区涨价,"节日优惠"才具正当性

2013年09月29日09:29|来源:东方网|字号:

  近日,各地价格主管部门纷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在国庆节期间推动全国约1400家景区实行门票价格优惠,平均优惠幅度约20%。相比国家发展改革委之前两轮降价,此次有不少知名景区加入名单。但记者经过调查发现,部分景区降价幅度有限,甚至抵不过近年的上涨幅度。(9月28日《京华时报》)

  在景区门票只涨不降的市场格局中,发改委此次公布景区门票降价,无疑是献了一个“节日大礼包”。对比于首次节日降价来看,无论从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提升,更具有惠民“含金量”。然而,相对于景区价涨“只涨不跌”的整体格局而言,“景区节日门票优惠”都似乎都只是本末倒置的次优选择。

  与节日优惠相对应的,则是景区门票价格的一路疯涨。仅2012年中秋国庆两节前夕,景区涨价声又起,峨眉山景区门票上涨23.3%、台儿庄景区门票上涨60%、蓬莱阁景区门票上涨40%、井冈山景区门票上涨23%、鸡冠洞景区门票上涨25.7%,涨幅之大,范围之广,也创造了一个纪录。高门票已经成为高负担,在“不能承受其重”之下,各种“逃票攻略”在网上也日益兴盛,“游客不顾危险爬墙”的新闻也不时见诸于报端。

  对于景区来说,涨价的理由无外乎投入太多需要收回,资源保护需要收费调节,更重要的是,市场供需决定价格,涨与不涨是一个市场命题。在他们眼里,旅游经济,既然讲的是经济,自然是收费越多越好,而门票作为国内景区的大头,谁也不会嫌钱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景区门票就如同高速路上的过路费,太高太多让人难以消受。更主要是,与国外景区对比,国内一些景区的知名度并不比别人高,何以在别人大多低价或免费,而我们却“圈景收钱”?

  究其根本,还在于“门票经济”思维在作怪。门票收入是看得见的直接收入,可以直接按非税收入进入财政笼子;更重要的是,门票价格不涨,要提高收入就得从强化服务入手,比之于直接提价有不少难度,懒政思维下就难以成为首选。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得景区涨价往往是“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一旦禁涨时限一过,往往会陷入报复性上涨的怪圈之中。

  2012年,某门户网站做了一个专项调查。调查显示,认为当前景区门票“太贵了,严重影响旅游热情”的网友高达92%,超过九成的网友可接受的5A级景区门票心理价位在100元以内。现实却是,当前近半5A级景区门票早已跨过了百元门槛,最高的已直奔300元而去,像“凤凰古城”那样搞“关门套票收费”的更是不在少数。

  是管控住大面积的景区门票上涨,改变“门票经济”的依存度,打破“越涨越凶”的怪圈,像西湖那样实现真正的“还景于民”,还是实行“节日景区门票优惠”的短期和临时行为,显然并不是逻辑论证而是价值取向问题。更重要的是,对于已经过度开发的景区,已经人满为患的出行来说,这样的优惠更像是一个软广告,即便释放和表达了某种善意,也逃不开伪善之嫌。

(责编:张婷)

分享到:

节日,优惠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网友热转"看人脸懂名画":普京脸就是范艾克

惊曝!台“立法院 ”总机或遭监听(图)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温州拟对大额民间借贷强制备案年息上限淡出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