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10月01日06:19|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字号:
好人有好报,道德可以换钱花。日前在安徽郎溪县启动的“郎溪好人·道德信贷”工程,无疑非常有助于传递社会正能量。根据规定,凡县以上文明委授予的“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男性60周岁以下,女性55周岁以下,均可获1万至10万元不等的贷款,利率在新华村镇银行同类贷款最低利率基础上,再下降10%。
很多人认为,老话说的“好人有好报”,在当下似乎越来越不被认可,反而有点“好人有恶报”。譬如,救死扶伤反被诬陷;助人为乐反被“钓鱼执法”;见义勇为流血又流泪……此等道德滑坡现象,曾一度引发社会大讨论。道德、诚信,一度成为稀缺资源。在此语境下,弘扬道德价值,让“德”有所“得”,当然是极为必要的。
说起来,为好人量身定做道德信贷,并不是郎溪县首创。前两年,在浙江、江苏等地,已经出现了“道德银行”。譬如去年,浙江余姚市文明办和农村合作银行共同推出的“道德银行”,通过道德积分的方式,为200多农户提供了上千万元的信贷。这种信贷方式的最大特点,便是无担保、无抵押,“道德”被认为是最好的担保。靠个人道德诚信立本,在当下无疑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诚然,好人的回报,不应当只是道德信贷,但这不妨成为一个开端。
启程上路,并不难,难的是能不能坚持走下去。就道德信贷的推行,起码有几个巨大的考验,可能会影响它前行的步伐。
考验之一是它有没有行政干预的因素。从各地推行的道德信贷工程来看,我们可发现,都是文明办与相关银行合作的产物。相关银行是否受到了某种压力?万一出现“好人”还不起贷款的情况,这个损失如何填补?如大家所知,好人固然是有道德的,但道德在金钱面前,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甚至也有“变节”的时候。
考验之二是“好人”的评选能否经得住推敲。在咱们社会,凡事一旦有利可图,都难免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免担保贷款,差不多意味着“赖账”无成本。因此,防止普通人甚至坏人混到“好人”的头衔,也是很有必要的。
让好人有好报,让道德信贷真的有“道德”,固然是积极而美好的事情,但我也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进行揣度。事实上,再好的制度,都必须考虑最坏的情形出现。我想,一旦道德信贷被人为破坏,难以为继,恐怕最后的结果是负能量。
给制度打上可靠的补丁,是我对道德信贷的建议之一;此外我还认为,传承“好人有好报”的价值观,还有比道德信贷更好的形式,譬如著名道德之乡浙江德清县的系列民间设奖模式——以公民个人或企业名义设立“孝敬父母奖”、“医德医风奖”、“诚信市民奖”等,共二十多个。
(责编:牛宁)
道德,好人,信贷,担保贷款,道德价值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