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10月03日00:10|来源:红网|字号:
“衡量党性强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参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查找“四风”、整改作风的一个基本遵循。(10月2日《人民日报》)
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党全心全意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一心为民谋福利的“法宝”。自建国以来,我们党身上虽然感染过“病菌”,出现过“阵痛”,但是能及时服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剂“良药”,医治好“疾病”,使得我国建设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水平如开花的芝麻,节节高跃。
当今,我国国际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位,人民心里、脸上洋溢着无限的荣光,为使我泱泱大国稳步向前,领跑世界,在更高层次上谋福于民,中央大力倡导各地开展深入群众实践活动,召开民主生活会,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各地各级政府积极响应,使得活动开展如火如荼,效果逐步显现。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些地方的“深入群众实践活动”叫得满天响,但不少干部仍住脚于“红墙”内,不愿走近工厂企业,不愿走到田边地角;有些地方的“民主生活会”横幅拉得惹眼,但只是会上见见面、握握手、谈谈心,你好我好大家好,保持“一团和气”,使民主生活会沦为“过场”,让民众生活会的真谛变了味。
其实仔细想来,民众生活会上的“一团和气”,是一些人“找不出问题”,一些人“问题找得不具体”使然。试想,如果干部们能真正对照公、私两字这把标尺,从根本上“秉公废私”,民众生活会就会有“火药味”,正正脑、洗洗身的目的就会达到。以公为意、以私为耻,就不会计较一己得失,不怕“互相批评伤感情,自我批评伤自尊”;抛开私心,摒弃杂念,就不会只知个人利益,不会把职权当特权、用公权换私利。没有了私利,“批评别人”何为“不敢找问题”?抛开了私欲,“自我批评”何以“不愿揭伤疤”?
我们知道,公、私两字检验作风,在公私之间如何取舍,更照见共产党人的信仰。如果时时、事事私利排头,就会无限放大隐藏在心底的“私利、私欲”,自我批评无决心,批评他人无底气,深怕暴露了自身的“小”,露了丑;揭露了别人的“恶”,断了路(仕途),于是只好对己遮遮掩掩,对人点头称是了。如果时时、事事公字当先,就会正气盈于胸,乾坤装心中,别人的沙子揉不进眼,自身的“丑陋”不容于心,于是对人的缺点“口诛笔伐”,对己的不足“暴露无遗”了。
“公”是一面大旗,我们当高高擎举,“私”是一颗危卵,我们应坚决摒弃。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展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一件我们党“清心”“洗脸”的法宝。只有大家秉公废私,“批评”才不至沦为“走过场”,“中国梦”才会圆梦成真。
(责编:牛宁)
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法宝,走过场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