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10月03日11:30|来源:海外网|字号:
海外网10月3日电 据中评社台北10月3日报道称,大陆首部《旅游法》10月1日起开始实行,其中严格限制强迫购物、导游索取回扣等,“低价团费加高价购物”的旅游模式受挫,台湾旅游业如何因应《旅游法》带来的冲击,政府及业界不能掉以轻心。
旺报今天社评说,近年来,陆客来台观光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来台大陆游客突破197万人次,同比增长57.58%,再创历史新高。然而,其中团队旅游人次达178.26万,占绝大多数,足见《旅游法》将对台湾产生较大影响。至于影响程度,在大陆“十一黄金周”后即会见分晓。
目前来看,一些大陆旅行社的“宝岛游”出团已经产生负面影响。大陆媒体报道,深圳一家旅行社10月分的赴台游团费比9月上涨近50%,在“十一”期间的赴台游报团量与去年相比下降近50%,整个10月的报团量比9月下降高达80%。
此外,大陆《旅游法》的实施对台湾伴手礼业者也将带来显着的冲击。有媒体直言,“凤梨酥、牛轧糖、贡糖、面膜,都是大陆游客喜欢从台湾一箱一箱往回搬的东西,今后旅游团不得再安排购物行程,那些卖凤梨酥、牛轧糖的老板,岂不是抓狂?”
大陆《旅游法》严禁零团费旅游及购物行程,虽有助于提升旅游品质,大陆官方也安慰这是“短空长多”,但受该法以及其他因素影响,陆客来台旅游必将经历一个震荡时期,倘若“恃宠而骄”,消极因应,大陆境外旅游及消费快速成长的机会将极有可能拱手让给其他国际旅游市场。综合陆客来台观光的特点,因对大陆《旅游法》上路,政府政策考量应有以下3个重点:
首先宜藉此契机引导业者彻底改变零团费或低团费、高佣金之陆客团畸形生态,朝向健康方向调整。长期以来,大陆方面取得的台湾旅游资讯有很大的局限性,过多集中在阿里山、日月潭、台北故宫等少数景区,不仅导致这些景区过于拥挤,同时也无法带动台旅游业的全面发展。因此,政府“观光局”与旅游业者应提升营销能力,丰富陆客自由行与深度游的选择内容,譬如基隆、九份、淡水、恒春等地的“电影主题游”;乌来、阳明山、苏澳、南投等地的“养生休闲游”;几大艺术馆和文创园区为主的“文艺游”;各地著名食店和夜市的“吃货游”;环岛骑行、冲浪、民宿的“海洋之旅”;原住民特色的“部落游”等等。
其次,两岸须尽快协商开放更多自由行的城市与人数,以平衡团体游客数量减少带来的影响。虽然2012年陆客个人游只有19.07万人次,但增长速度高达553.29%。应对大陆“十一”假期,移民署已将人数限额上调到陆团客6700人、自由行2920人。但因开放的大陆城市数量有限,许多大陆民众因为户籍所限无法获准来台自由行,加上《旅游法》导致团费增加,最终取消来台行程。未来两岸应协商加快对大陆3、4线城市的自由行开放。
不过,须注意的是,扩大自由行固可补部分团客减少,但自由行亦有很多系以旅行团型态来台,且数量增加后亦可能良窳不齐,故陆客政策仍须整体考量,不宜切割处理。
第三,伴手礼业者需更多“投陆客所好”,研发大陆游客有兴趣购买的产品,挖掘陆客消费潜力。毋庸讳言,现在陆客对台湾的兴趣,更多的是出于两岸历史原因,而消费仅集中在凤梨酥、牛轧糖等食品,既单调,价格又不高。看到陆客在欧洲抢购奢侈品,台湾业者在羡慕之余,需反思我们有多少好产品能吸引陆客。如何发挥台湾优势,做出独具特色、又具口碑的名品,的确不容易,也无法速成,但政府未来要引导相关业者投入创新。
两岸和平发展开启了大陆民众来台观光的大门,旅游业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但如果我们盲目自信、因循懈怠,不认真检讨存在的问题,那么在陆客对台湾的新奇感消失后,来台观光的吸引力将很难持久,陆客的消费更难有提升。
大陆《旅游法》上路,是项挑战,但也是机会。高品质旅游才能让陆客真正瞭解台湾,重视数量不重品质的政策须根本调整,应及早规画旅游业发展转型,提升台湾观光旅游产业的品牌与竞争力。
(责编:牛宁)
旅游法,大陆旅行社,大陆游客,大陆媒体,深度游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