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张剑:谁给生猛的导游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2013年10月07日00:04|来源:红网|字号:

摘要:如果说旅游机构的利益熏心、旅游局的失职渎职是生猛导游得以存在的营养供给,那么,游客的“无奈支持”则像一针兴奋剂,变相支持着他们的这一“疯狂”行为。

导游“生猛”,我们并非第一次听说。但昨日央视爆出的生猛乱象,还是令人惊诧。比如游客拒绝参加强制消费项目,被导游硬拽下车扔在路上,并称不交钱会把刀架在游客脖子上。找到当地旅游局投诉,执法者却说游客理性消费的观念不对,让拍摄录音的游客滚蛋。(10月6日央视报道)

导游之所以如此“生猛”,其原因不外乎有二:一者,熟人社会带给他们的自我优越意识。比如来自当地,有一群“随喊随到”的朋友。或者熟悉整个旅游路线,你不听我话,我就让你玩得不开心;二者,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背后还有旅行社、各地旅行接待处、甚至当地政府机构的变相支持。细心的读者或许会发现,前者只不过充当了问题的表象,而后者才是其“底气十足”的真正原因。

而梳理这一生猛乱象的产生过程,便不难发现,处在“食物链”末端的导游,他只不过是激发矛盾的导火索,其上游的利益纠葛、执法部门的严重渎职才是整个链条得以构成的关键之因,也正是他们的“指引”、“变相支持”,才使得生猛的导游有肥沃的生长土壤。

视频中“旅行社不给导游工资”的这句话,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生存状态。迫于这样的现实窘境,许多导游也只能将自己的损失转嫁给游客,以换取自己本该得到的工资。而当这种转嫁变得轻而易举且还有更多的物质收入时,他们便会有恃无恐,在游客身上轮番上演“强制消费”的戏码。

当然,当地旅游局的严重渎职更是从法治的角度培育了导游的“反骨”。作为一个为游客服务的政府机构,不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反倒认为游客“理性消费的观念不对”,还言语嚣张地对游客进行语言威胁与辱骂。这类服务方式,不发生乱象是偶然,发生乱象才是必然。

如果说旅游机构的利益熏心、旅游局的失职渎职是生猛导游得以存在的营养供给,那么,游客的“无奈支持”则像一针兴奋剂,变相支持着他们的这一“疯狂”行为。试想,如果我们的每一位游客都能够自觉抵制这一乱象,那么,即便导游的语气再嚣张,恐怕也抵不过整体的力量。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都选择了可怕的沉默,在一顿抱怨过后,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上演利益交换的把戏。

毫无疑问,让《旅游法》落地是整治这一乱象的核心力量。但如果不规范旅游市场,不转变执法部门的执法方式,不树立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再严肃的法规,最后也可能大打折扣。毕竟在这个恶行的链条上,旅行社、导游、相关执法机关以及游客都不是孤立者。

文/张剑

(责编:牛宁)

分享到:

导游,游客,乱象,生猛,反骨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重庆8岁男孩犯病形如僵尸:自称左宗棠要吸血

女子求包养被穷男白嫖 为防裸照外流赔21万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京冀交界高山被盗采者挖空 两地均称不管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