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2013年10月08日08:10|来源:南方都市报|字号:
被杜撰、篡改的名人名言在网上流行已非新鲜事,假语录满天飞,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此前曾发声明澄清。近日,白岩松接受某杂志专访,就所谓的“白岩松语录”进行了一一辨认,鉴定结果是,网上流传的借白岩松之口的言论,有些并非出自他本人。
只要在微博里混过几天,肯定会碰到过这类语录。如果不是因为这些语录出自名人,无论文字写得多么出彩,很可能连匆匆浏览一遍的心态也没有。虽然这是一个信息愈加开放的时代,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众多信息中,名人话语的影响力远甚于平凡群体。
毫无疑问,杜撰语录涉嫌侵犯名人的名誉权益,这肯定不是一个值得颂扬的现象。不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虽然在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这个世界在迅速变“平”,理论上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拥有影响力的一席之地。事实却又并非如此。以前几年在互联网上形成一定声势的“网络反腐”现象看,许多并非真就是一“曝”就会引起相关单位的重视,而是经平面媒体或名人介入转发,影响迅速扩大之后才得以水落石出。说简单点,有的事件能否被重视进而跟进,从事件发展的外在表象看,其尺度往往不在于事件本身,更像是社会影响力。正是因为这样现实逻辑的存在,除了杜撰名人语录,我们还可以看到诸多带有新闻“设计”式的“网曝”,究其根本,仍旧只是为了引起关注,扩大影响力。
剔除那些无聊的语录,我们或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一些人之所以频频杜撰名人语录,实质上是对话语权的饥渴。这里面大抵包含了这层意思:现实话语表达渠道有必要进一步通畅……
(原标题:[来论]杜撰名人语录是对话语权的饥渴)
(责编:牛宁)
杜撰,白岩松,名人名言,话语权,天府早报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