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殷国安:有多少“十大品牌”是“十大骗牌”?

2013年10月08日01:59|来源:燕赵都市报|字号:

近日,北京市民王先生为装修新房跑了几个家居建材市场。几乎遇到的每个商家都这样推介:“我们的地板是中国十大品牌”、“我们的沙发是行业十佳品牌”……不管卖什么家具的,都说自己是十大品牌,“十大品牌”已成商家们招揽顾客的金字招牌。(10月7日《新京报》)“十大品牌”究竟是谁评的?有多少权威性?其背后隐藏怎样的猫腻?记者在北京、济南等地进行了调查。最后的结论是,不要相信“十大品牌”;甚至可以说,“十大品牌”其实就是“十大骗牌”——— 借这个名义搞欺诈,骗你的钱财的。“十大品牌”为何成为“十大骗牌”?这是因为所谓“十大品牌”的评选就是一锅糊涂粥,可以用“多乱黑”来描写。“多”有两点:一是评选主体多,二是评选名目多。我们首先要问,“十大品牌”是谁主持评选的?可以说,各地各级各部门都可以评选自己的“十大品牌”,某行业协会、某消费者协会、某产品博览会、某家居市场、某建材家居研究中心、某装饰协会、某卫浴榜组委会等,都可以组织一个评选,不需要任何权威审批;同时评选的名目也可以变化无穷又大同小异。例如“久盛地板”的公司网站显示,该地板就是“2012中国地板十大品牌、2012地板十大品牌、中国十大品牌地板、实木地板十大品牌、复合地板十大品牌”等字样,这些“中国地板十大品牌”和“中国十大品牌地板”究竟有什么不同,只有鬼知道。

二是评选程序乱。没有人知道评选有怎样的标准和程序,也不知道评委会专家名单,更不知道最后是怎样评定的。一切都在暗箱中进行。甚至那些号称评上“十大品牌”的产品和企业,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什么组织批准自己成为“十大品牌”的。更悲哀的是,常常有这样的闹剧发生:这边刚查出甲醛超标,那边又被评上“十大品牌”:喜事丧事一齐进门。有些企业刚评上“十大品牌”没过几年就倒闭了,“十大品牌”也不能保命。

三是背后有黑幕。营销专家说,这类评选大多事前没有标准,事后没有监督,实质上就是竞价排名,甚至有些就是直接收钱发证。一自称地板“行业第一门户”的网站已连续5年组织地板行业“十大品牌”等评选。网站一位“十佳服务专员”告诉记者:“和您说实话,评选肯定会优先考虑和我们合作的客户。”根据该工作人员提示,记者发现,这家网站合作客户分为高级VIP会员和战略VIP会员,年费分别为6800元和18000元。评选单位开始都说不收费,一旦参评就要收2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工本费。要是被评选上了,还要参加集体宣传,一个版面2万元,5万元做个封面。

如何制止“十大品牌”等评选乱象?最好的办法是来个一刀切,先取消一切“十大品牌”的评选,然后由政府制定出行业规则和标准,由第三方评价机构组织评选,发布具有指导意义的品牌评选榜单。但是,我们估计只能是说说而已,监管部门不会自己找事做的。

在政府没有叫停“十大品牌”的评选之前,我们消费者怎么办?只有一个办法:不相信一切的“十大品牌”,谨防自己被“十大骗牌”欺骗。

(责编:宋胜男)

分享到: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女儿孝心吓坏父母:母亲裸身SPA一会儿吵着离开

台南孔庙遭涂“打死马英九” 无法完全祛除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京冀交界高山被盗采者挖空 两地均称不管

上官婉儿墓考古再透细节 三大谜团逼近历史真相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