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陕西江西内蒙古南粤山东吉林移民书画商城环保县域创投招商华商创新滚动

海外网>>评论

练洪洋:乱起洋地名纯属土豪心态

2013年10月09日07:19|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字号:

将于10月15日开始施行的《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规定,禁止使用国家领导人名字、外国人名和外国地名作地名。

不知何时起,全国城乡举目所见皆是火柴盒式的洋建筑,各具特色的中式建筑难得一见,连许多楼盘、小区都穿上了“洋装”,起了“洋名”,遍地都是什么“曼哈顿”、“罗马”、“威尼斯”、“维也纳”、“奥克兰”等等,置身其中,让人不知此为何地。更有甚者,某地竟将奥地利一小镇完全“克隆”过来,整出一个“山寨版”的“哈斯塔特”,舆论一时哗然。

高级酒店或高档小区用洋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不懂ABC的老百姓无关,可置之不理;或者,外商在华独资、合资的产业启用洋名,也无伤大雅,但若中国地名,好端端一个中国大好河山,弄一个不伦不类的洋名,那就是存心难为土生土长、没喝过洋墨水的普通百姓。譬如,你要去“哈斯塔特”找朋友,除非你将这个聱牙的名字写在掌心,否则你都没法告诉的士司机你要去哪。再如,你住在D2栋,如果你的英文发音欠佳变“第二栋”,或者BD难分,也非得向来客费一番口舌不可。

谬种流传,不止河南,举目所望,周遭皆然,不少地区近年也都进行过专项治理。针对洋名泛滥乱象,民政部早于1996年6月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条第二款明文规定:“不以外国人名、地名命名我国地名。”十数年过去了,各地仍在不断重复这项老规定,说明洋名作地名现象在我国仍大有市场。

非洋名不要、非洋名不贵,乱起洋名现象,成因比较复杂。一部分是崇洋媚外心态,从前人穷志短,事事不如人,连名字也是洋人更动听,各种自信缺乏到了极致,恨不得连身上的血液也放掉,换一身洋血;一部分是假洋鬼子心态,一些貌似有文化的商人,给楼盘、小区起一个貌似有文化的洋名,以示与洋人沾亲带故,故意制造晕轮效应,迎合一些有同样癖好的人;还有一部分是土豪心态,以前咱们穷,被洋人瞧不起,今天咱有钱了,腰杆硬了,别说洋名我随便用,将“曼哈顿”浓缩成一小区,连你们整个小镇我都能“山寨”过来。穷则妄自菲薄,达则肆意妄为,这就是典型的土豪心态。

不管出乎何种心态,以洋名为荣,非得将与洋人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楼盘、小区取个洋名是一种十足的土鳖行为。一方面,乱起洋名可谓“意淫强身”,住在“威尼斯”、“曼哈顿”,你还是睡在这块生你养你的土地上,身份不会因此高半分;另一方面,“洋”就一定比“土”好吗?要在30多年前,“鸡肠文”或许还能唬住一些没见过世面的人,今时今日都进入“地球村”时代,还来这一套,不嫌丢人?地名有时就像土鸡、土猪,传统的也许很“土”,但“土”得有文化、有风情,有什么不好呢?

文化多样性决定了只有本土的、传统的才是世界的,自我矮化、自我遗弃都体现出文化的不自信与短视。不自信、不自重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这种貌似很有文化的行为恰恰是没有文化的表现。

(责编:牛宁)

分享到:

洋名,BD,土豪,曼哈顿,威尼斯

时政国际评论台湾华人文史财经

最新热点>

公交惊现色狼 女孩被性骚扰20分钟未反抗(组图)

日本收视冠军剧在台遭冷遇 不敌《甄嬛传》重播

热图>

视频>

论坛热帖>

热点推荐>

"菲特"重创宁波:139个乡镇113万人受灾

崂山逃票地图太坑人 走野路三大学生跳崖

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滚动

吉林|陕西|山东|江西|内蒙古|南粤|商城|创新|招商|县域|环保|创投|移民|书画|华商

网站地图 | 关于海外网 | 广告服务 | 海外网招聘 | 联系我们 |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海外网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12041252号
投稿邮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